Evelyn Waugh的作品在2017年进入公版期,今年一窝蜂出了三个版本的Brideshead Revisited(《旧地重游》/《故园风雨后》)。在微博上看到某版的编辑推荐,竟一时难以呼吸,每个关键词都是巨型槽点:“英国版《红楼梦》”(曹公做错了什么,这书最多也就是英国版《金粉世家》吧);“与《1984》并列为20世纪伟大经典”(奥威尔:我们不一样,他只有钱而我有后台);“启发《唐顿庄园》”(启发唐家屯请Goode演出么);“石康、苗炜、田艺苗等人自发推荐”(……这不灭嗨么);“同名影视剧豆瓣9.2分,2万好评,2千豆列收藏。交织三角恋、家族风云、成长之痛等元素,叙事宏大,让人泪流不止”(a.豆瓣指数赛高;b.这是电影版主题;c.电影版快被书粉和剧粉骂死了;d.泪……流……不……止……)
日哦~Waugh的作品怎么找了晋江的宣发?
又刷了一遍原著和电影。
故事发生在一战后至二战前的“黄金时代”,中产家庭出身的少年Charles进入牛津不久便偶然结识贵族少年Sebastian,被后者的美貌所吸引,进而接近他的家庭、信仰、阶级,在名为Brideshead庄园里越陷越深,无比清醒地看着每一个跟他有关的人被命运裹挟着流向深渊。
一个反高潮的悲剧,一片片雪花堆积成雪崩,没有人做错了,也没有人幸福。
Et In Arcadia Ego
小说原著和两次影视改编都主打“怀旧”牌。
“怀旧”原是一种与“思乡”紧密相连的病症,最早出现在瑞士雇佣兵中,他们因过于怀恋故土而精神萎靡、对现实冷淡、麻木。它在17世纪变成了一个疾病的隐喻,指“对现代时间观、历史观和进步观的反叛”,即对当下的认知方式难以理解、把握,想回到用自身经验而不是数字定义时间、空间的时代。19世纪“怀旧”的载体是自然,在文学艺术界表现为以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为代表的文学风潮。此时期工业勃兴、城市扩张,一些诗人厌恶城市的喧嚣,寄情自然与田园。湖光山色不仅是逃离丑陋现实的方式,更具有象征意义,它蕴藏着宇宙的真理,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家园。
“怀旧”另一个表现是弗雷德里希、透纳等画家对描绘废墟的热情。废墟用空间的破碎召唤出逝去的时间,宏伟的巨厦和它最终的倾颓引发无数遐思,对往昔的荣光倾慕,对“一切坚固的都会烟消云散”的唏嘘,对人工的惊叹,对自然力的恐惧,辉煌与破败,不朽与寂灭……
透纳的丁登寺与华兹华斯同名诗歌存在跨媒介的互文关系。
我更愿意理解把“怀旧”理解为人在境况不如意时的应激,它以“今不如昔”为隐含前提,人们怀念的与其说是逝去的时光,不如说是那段时光中、因为加了回忆的滤镜而显得比现在更美好的事物。举个例子,我小时候住平房,冬天烧炉子,幽微的炉火终日不熄,特别适合炖肉。怀旧,怀的当然不是煤炉,而是焖了一天、入口即化的肉(宋蕙莲用一根柴火炖一整个猪头的原理跟这个差不多)。其实从入秋就想着订煤、搅合黄土和煤渣做煤球、烟熏火燎地烧一冬天炉子还得提防一氧化碳中毒才是日常。80年代末、90年代初物质贫乏,也没太多机会炖肉,炉子主要用来烤馒头片。怀念逝去的时光,也是还念比此刻更年轻更有活力的自己,而此刻也将因时光流逝而成为怀恋的对象。所以活在当下啊朋友们。
《故园风雨后》的“怀旧”,同时戳中了与世隔绝的田园与大厦将倾。它的出版和两次影视剧改编也都巧合般地迎合了当时的“怀旧”情绪。
“二战”期间,热爱园艺的英国人民为了糊口,把花木扶疏的花园改成菜地和养殖场,还有在花园里挖防空洞的,曾经玫(月)瑰(季)盛开的英式花园让位于生产自救。德军的轰炸又造成超过10万幢房屋的损毁。战火之下,体面优雅的贵族生活化作人们的回忆中的一抹绮丽的泡影,更何况这个阶层已处在土崩瓦解边缘。
1945年被称作战后“零年”,战争结束,旧秩序崩塌,现代社会徐徐拉开帷幕。尽管世界满目疮痍,和平总算到来了。小说在此时出版,狂卖60万册,百废待兴、前途未卜时代的人们借此沉醉于追忆大英帝国往昔荣光,窥探、想象行将就木的“贵族”生活。
Waugh深谙当时读者的需求,所以他事无巨细地借Charles建筑画家的眼光好奇而贪婪地打量Brideshead庄园每一处细节。更令人着迷的是他笔下的贵族生活。英格兰夏日余晖中里,颓废的美少年虚度光阴,在装饰繁缛华丽的房间里品尝各种各样的酒,那些酒的滋味被他形容得如同Coleridge磕了药之后写的诗(这个梗儿是说《忽必烈汗》Kubla Khan),微醺的画面感优美到矫情。那时他们都非常年轻、漂亮,无忧无虑,“永远是夏天,果实永远圆熟”。闲情逸致够饥渴的人们猛吸一阵,谁管那是月盈则亏的完满。
书中对于贵族生活的描写是中产出身的Charles眼中、记忆中的、带着滤镜的,也是Waugh一心想要踏入的,塑料感挥之不去,然而繁华事散逐香尘总是令人迷醉。
它的两次影视剧改编也都在原著的怀旧氛围上大做文章,让腐国人民嗨了一次又一次。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英国社会氛围被一些学者形容为“大恐惧”,经济发展迟缓,人们为前途命运而焦虑,“怀旧”之风盛行,甚至铁娘子都要找回“维多利亚时期的价值观”。创下当时单集制作经费纪录的《故园风雨后》恰逢其时,1981年播出便引起热议。2008年电影版正好赶上波及全世界的次贷危机,它的话题效应最弱,只是让81年剧版封神,顺便促成当年提花羊毛针织衫和粗花呢外套的热卖,也可见“怀旧”的带货能力(长身玉立的Goode把它们穿得太好看了)。《旧地重游》的问世与还魂,都赶上了经济下行、社会动荡;此时人们更容易借助“怀旧”这一精神鸦片,在令人沮丧、倍感压抑的现实中暂时抽身。看看贵族家是如何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两次改编都在霍华德庄园(Castle Howard)拍摄,又让这座有着400年历史的巴洛克式大庄园成为York的重要景点,书粉、剧粉、电影粉打卡圣地(Castle Howard本身也是腐国“国宝”,Waugh早在《一抔尘土》里就提到了它,《故园》为它的名声锦上添花了。)。
对于痴迷这部作品及其影视剧改编的人来说,Brideshead庄园几乎具有Arcadia的意义。
《故园风雨后》没看原文,要不是格格提示,全书最重要的一个梗就被我无视了。
第一部标题Et In Arcadia Ego是句拉丁语,其中的地名 Arcadia是西方文艺作品里从古罗马延续至今、经久不衰的一个意象,含义约等于“桃花源”的欧洲复杂版。
艺术史学者潘诺夫斯基在《普桑和挽歌的传统》(Et In Arcadia Ego: Poussin and the Elegiac Tradition)中,以两幅绘画作为切入点,梳理了Arcadia的生成和流变,下段主要参考这篇文章。
Arcadia原至古希腊的一个城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是神话中的牧神Pan的领地,当地人擅长音乐。在古希腊文学里,Arcadia蛮荒清冷,跟桃花源沾不上边。到古罗马时期,诗人维吉尔在《牧歌》中为Arcadia赋予了“世外桃源”的意义:迷人的田园风光,年轻的牧人,优美的牧歌。《牧歌》(第十)描写了诗人的友人Gallus被爱人抛弃,在Arcadia走向死亡的情景。潘诺夫斯基认为,这首诗让Arcadia与死亡联系起来。Arcadia在中世纪沉睡了数百年后,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唤醒。意大利作家桑那扎罗在1480-1485年间创作了散文诗Arcadia,在桃花源中注入文艺复兴所张扬的人性与自由。大约一百年之后,英国诗人菲利普·西德尼创作“田园罗曼司”Arcadia,把王子公主的爱情搬到桃花源中;莎翁在《皆大欢喜》、《暴风雨》等剧作中,构筑了与世隔绝的森林、岛屿,也在呼应Arcadia传统。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普桑在1627年和1638年分别创作了两幅油画Et In Arcadia Ego。
1627年版的墓碑上有个骷髅,潘诺夫斯基认为它代表了死亡,此画有“死亡无处不在”的中世纪式警示意义。1638年版骷髅消失了,牧羊人的沉思成为主体。潘诺夫斯基用英译解释Et In Arcadia Ego在这两幅画中的区别。1627年版是死神在说:“Even in Arcady, there am I”,表现桃花源中也有死亡;1638年版是墓主人在说“I, too, lived in Arcady”,引发生者对人必有一死这一事实的思索,中世纪式的说教由此让位于维吉尔的田园挽歌。(这篇文章还提到莎翁对于骷髅意象的发挥,不展开说了)
曾获品特奖的英国剧作家Tom Stoppard(《莎翁情史》的编剧)在1993年创作了舞台剧Arcadia,玩的仍然是类似的梗。
在小说里,Charles从医学院买了个人头骨,上面刻着Et In Arcadia Ego,他把它放在一个装满了玫瑰花的碗里,用来装饰书桌。潘诺夫斯基的论文也提到了这个细节。联想到Arcadia文学想象的渊源,这个头骨立了全书最大的Flag,也奠定了全书美丽忧伤的挽歌基调。
小说开头两位美少年高蹈尘外的田园生活不过是一个梦。离开庄园后,Sebastian四处去寻找另外一个精神上的Arcadia,潦倒一生。Arcadia又有“死亡”的含义,Sebastian的结局可想而知。
另外,Arcadia在希腊神话中是牧神Pan的地盘,Pan是羊群和牧羊人的守护神。“牧羊”也是基督教的重要符号,羊象征教徒、牧羊人则象征基督——小说的主题之一正是宗教。
再回到Pan神,这位大神半人半羊,雅好音乐,生性淫邪,男女通吃,活跃于古希腊神仙界gay圈,特别擅长勾搭美少年。从这个角度看,头骨上刻的Arcadia又是Waugh玩的文字游戏,暗示了Sebastian的性向。但是作者躲在鲜花簇拥的骷髅中,一脸高深莫测地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说,你们别瞎猜啊。不愧“最懂得忍情”(董桥的评价)。
男主偏偏叫Sebastian
开到荼蘼花事了
历史上最著名的Sebastian是秘密信仰基督教的古罗马皇帝的近卫队长。他长得异常俊美被皇帝看上了,皇帝以半壁江山劝他放弃信仰,一起搞基(同性恋不符合基督教教规),Sebastian抵死不从,最终被乱箭射死。这个故事出自《圣经·利未记》(不然呢?晋江么?)
Sebastian殉教是美术界热门ip,图像有相对固定的元素:美丽的半裸青年被绑在树上,健美的身体被箭洞穿,表现信仰的坚定、死亡的酷烈,美好生命逝去的带来的哀痛。然而Cos过Sebastian的三岛由纪夫(千万不要去搜图)让笔下的人物对着圣徒产生了生理冲动。与其他圣徒穷且益坚不同,这位美男子“唯有青春、唯有闪光、唯有美、唯有逸乐”……“像是要以无比痛苦和欢乐的烈焰,从内部燃烧他的肉体”。三岛解释了为啥艺术家喜欢Sebastian,作为艺术形象,他(性)张力十足;作为殉教的圣徒,表现他又天然带有政治正确。
这个形象最大的悖论在于他用生命拒绝弯,却在艺术家的一次次描绘中变成了弯的象征。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因他实在太美了。
【插播一个《空王冠》。Rupert Goold在《理查二世》里安排了宫廷画师画Sebastian殉教图的戏份,Richard最后也是被乱箭射死(本尊是被饿死,原著是被砍死,只有Goold这版是被三支箭射死的),似乎在暗示Richard性向?这版Richard被嘲讽为gay king,这锅也有导演的份儿。】
Waugh以Sebastian命名男二,隐隐透露出弯的意图。Sebastian“他是迷人的,带着女性美,这是一种极端年轻的美,高唱着情歌,遇到头一阵寒风就凋谢了”,彩云易散琉璃脆,短暂、华丽、脆弱,连破碎都带着悲剧的美。他随身抱着一只名叫的阿洛伊修斯玩具熊,常常对它自说自话,天真如稚子(玩具熊得名于古罗马时期的圣徒Aloysius Gonzaga,他23岁为瘟疫患者传道时染病身亡。这也是作者埋的梗,为信仰早逝的少年)。但这只是表象,他是个虔诚的教徒,同性恋对于他的信仰来说是原罪,对于他的阶级而言是丑闻。“渎神”的焦虑令他沉迷酒精,酗酒又加重了耻感,教徒的清规戒律和人性本能始终撕扯着他,直到崩溃。Sebastian说到底是一个年轻的、举止乖张的酒鬼,但我仍不忍用张爱玲那个著名的比喻形容他为“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他有伊壁鸠鲁派及时行乐的一面,但底子里是悲观的。在最享乐的时刻,他想“这正式埋一罐金子的好地方……我想在我幸福生活过的每一处地方埋一件宝贵的东西,等到我变得又老又丑和不幸的时候,我就可以回去把它挖出来,回忆往事。”伤逝笼罩于他故事线,天真稚拙如他,其实早就明白自己必定早早凋零。读过Waugh其他作品会发现Sebastian是他投入了最多同情的人物。
小说以Charles的视角叙述,Sebastian的支线情节难以展开,实际这个故事更动人,这里的Sebastian像他仰慕的圣徒一样,用自己力量去帮助、感化别人,而不再是一个沉迷酒精的孩子。
他流落北非时,收留了正在挨饿的德国人Kurt,两人相依为命,度过了六年的时光。后来Kurt被抓回德国入伍,因为受到Sebastian影响,不愿成为纳粹的杀人工具,逃跑失败之后自杀。Sebastian在德国找了他好几年,得知爱人的死讯又开始酗酒。在Charles眼中,当年繁花似锦的小少爷心甘情愿给一个粗鲁的人当牛做马,简直不可思议。但Sebastian却非常快乐、甚至一度戒了酒:“当你从一生被人照顾变成如今也能照顾别人,这是种多么令人愉快的转变”。
读到这里忽然发现Charles并没有真正理解Sebastian,在他的回忆中,Sebastian一直留在庄园的夏日,永远带着孩子气,但那是被回忆定格的幻象。Charles并不打算接受Sebastian残破的真实人生,也不能理解他遇见同样病入膏肓的Kurt,就像柏拉图所说的两个一半的人遇到彼此那般完满——在他看来,Sebastian和Kurt无非是两个不可救药的人混在一起。
说“不要叫醒我”的是Sebastian,一直沉醉在梦里的却是Charles。
因为电影版先入为主的印象,再加上Goode特别适合演凉薄的人,导致小说中的Charles在我看来无非是低配版于连(这是对古迪有夺大的偏见啊)。对Sebastian的感情照单全收,坦然地与他分享的一切,又对Sebastian的妹妹Julia暗送秋波,为了实现入住庄园的目的不择手段。【都说了是误解
他比于连行事更稳妥、体面,因为他是作者在小说里的化身。Waugh再无耻,对自己也要保留三分。
Waugh出身中产阶级上层天主教家庭,父兄皆从事写作、出版。他18岁进入牛津历史系读书,但热衷艺术,以至于辍学去修习绘画。Waugh的性取向扑朔迷离,早年间是大学生gay圈活跃分子,然而25岁与一贵族之女结婚、34岁再婚前妻的表妹并生了七个孩子。在同代人和他后代的回忆中,Waugh花天酒地,趋炎附势,对家人也颇自私刻薄,渣且能zuo。他36岁时凭借关系“破格”参军, 1943年因跳伞落地时伤了脚,休养期间创作Brideshead Revisited,此书奠定了他在英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么捋下来,Charles的出身、经历、性格几乎成为作者本人的镜像,这部作品也比其他更具有自叙传色彩。
离开Brideshead庄园之后,Charles成为建筑画家,到世界各地作画、卖画,事业蒸蒸日上。他的妻子是非常典型的“画家的妻子”,美丽、精明,在社交界长袖善舞,为他的成功铺好了路,标准的贤内助——除了有点庸俗还给他带了绿帽子。从南美回英国的航船上,他与Julia重逢。一边是为占了小便宜而沾沾自喜的妻子,一边是清冷高贵、超凡脱俗的故人。Charles几乎不假思索地与Julia共度良宵。得知公爵把庄园留给了Julia后更加坚定了与她结婚的决心。
他一直对Sebastian和他家人随口承诺,答应Sebastian做他的挚友,答应公爵夫人帮助Sebastian戒酒,答应帮她找回Sebastian,答应Julia尽快成婚……然而统统落空。他想要得太多,世俗的名利,精神的丰盈,爱情、友情、地位、尊严……就像传说中误入藏宝洞的愚夫,哪个都不想丢掉,最终空手而归。
他的野心和产生的毁灭没有于连这类人彻底;对于这个家族来说,他不过死水微澜,无法改变命运既定的轨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让“镜像”受苦,为自己现实生活的行为开脱。
身后没有天堂
小说的副标题是“查尔斯•赖德上尉神圣的和渎神的回忆”,结合Charles与作者本人之间的对应关系,这部小说也可以视作Waugh对信仰的自我表达。Waugh出身天主教家庭,这在20世纪之后的英国非常少见了(英国的国教是新教),他对天主教的“神圣”和“渎神”在这部作品里也表现得很明显。可能“宗教”在小说里可能只是他玩的一个象征主义的梗,就像“天主教徒”是他给自己贴的一个显示其独树一帜的标签。
Sebastian全家的命运都在与宗教牵扯。父亲反叛宗教、常年与情妇生活在威尼斯,临死才回归家庭。母亲恪守教规,用宗教掌控儿女的生活,挖空心思遮盖家族丑闻,然而到死都没有得到儿女的理解与爱。Julia为了反抗母亲和宗教一意孤行却总是所遇非人。然而Waugh并不想借“渎神的回忆” 写一个现实主义作品,批判宗教对人性的扭曲。如读者所见,宗教像包围着Brideshead庄园的沼泽,里面的人看似在其中挣扎,实则他们就是在宗教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
他们视苦难为上帝的考验和通往救赎的唯一道路,这也让他们面对世俗生活中的各种不幸时淡然、笃定,对命运更加顺从。养尊处优的母亲羡慕穷人,因为“穷人是上帝和圣徒的宠儿”(……);早早把自己托付给上帝的小妹妹认为Sebastian受苦是收到了“神诏”,这是他的幸运。父亲一辈子反抗上帝,大限到来之际,用最后一丝力气划十字忏悔,试图在宗教里得到安息。这又启发了为信仰与爱情纠结半生的Julia,她忽然决定放弃来自异教徒的爱。
这家人面对俗世幸福与信仰,总是毫不迟疑、毫无怨言地选择信仰,那么这信仰自然也有“神圣”的一面。求仁得仁固然无怨无悔,但焉知不是Waugh在反讽?他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却是熟练的个讽刺小说家。
故园,故梦
1947年Waugh应米高梅之邀访问美国,谈电影改编。米高梅想从“情感”角度入手,而Waugh坚持突出宗教,结果当然没谈成。1981年BBC斥巨资把原著改成电视剧,用每集60分钟、11集的巨制和华丽的卡司完美呈现原著。主演是铁叔Jeremy Irons和Anthony Andrews,Lawrence Olivier演Sebastian他爹ORZ。AA的Sebastian像从书里走出来的,如作者形容那般“高唱着情歌,遇到第一阵寒风就凋谢了”。格格说他出身贵族,很多肢体语言与其说是表演,更像贵族的日常行为。AA空前绝后,我心中的白月光,很难接受其他人演Sebastian了,连小本都不行(Ben是我最喜欢的英国演员,但他这版Sebastian的外形和表演不对劲)。铁叔的Charles也渣出了层次和深度(铁叔最初想演Sebastian,堪比姜文想演程蝶衣)。
2008年,距Waugh亲自跟好莱坞谈崩60年,电影版终于拍了。按照好莱坞拍英国题材电影的方式,捅破了Waugh所有的欲说还休。
原著里提到Charles与Sebastian的感情,都在临界点上摇摇欲坠。旁观者说,“这种友谊是一种爱,在孩子们还不懂得它的意义的时候,他们身上就产生了这种感情。在英国,这种爱在你快长大成人时出现”。多年之后Charles对Julia说,Sebastian是“前奏”。看破不说破的暧昧和温柔,作为写作手法非常高级。青春期同性之间的吸引,也很难定义就是同性恋情。但影片安排Sebastian吻了Charles,还让他吃了妹妹的两吨醋并因此逐渐崩溃。这拨操作让原著对宗教和阶层的探讨全面让位于男男、男女之情,60年前Waugh最不想看到的狗血三角情一点儿没糟践。联系到Waugh的无耻行径,想送他《第十二夜》的台词:“六十年风水轮流转,如今你也糟了报应了”。
电影版和原著的差距,就像“故园风雨后”和“旧地重游”这两个译名的差距,前者滥情、感伤、给自己加了不少戏。后者近乎直译,也直愣愣地为保留了作者闪烁其词的空间。
把电影版作为小说同人言情作品看,能稍微心平气和一些。
《故园风雨后》两位主角第一次见面就充满槽点。Sebastian抱着熊、端着酒杯,半躺在船上从Charles眼前飘过,又是桥下春波绿又是惊鸿照影来的,文艺得近乎无病呻吟。小熊阿洛依修斯在原著里近乎真人大小,在电影里尺寸严重缩水,如同Sebastian的身材。Goode尽管被这一幕深深吸引,仍然浑身散发着钢铁直男气。
电影版令我不满之处还在于它“自我英伦化”。全世界都在YY英国贵族,于是影片浓墨重彩地展示了绿草如茵的庄园、爬满常青藤的牛津校园、精致优雅的贵族生活、衣袂翩翩的社交舞会……“不能不给点英伦给他们瞧瞧”。就像我国国师的几个作品,带着刻意讨好的表情。原著不过提供了一个故事,好像把故事讲出来,把想象中的英国贵族生活表现一下,就完成任务了。英国贵族与Waugh的原著,都是好莱坞爱情片的滤镜。连骷髅都没拍,明明是很有趣的梗。
本片导演Julian Jarrold在《故园》之前执导了《成为简·奥斯汀》(Becoming Jane,安妮·海瑟薇和一美主演),这两个作品反映出他的个人风格:特别会把名垂文学史的作者、作品拍成言情偶像片,影像细腻、有古典美,剧情一言难尽,对原著和原型人物也不够尊重(瞎文明改)。我最欣赏的英式自我表达是2012年BBC剧集《空王冠》和配套纪录片《揭秘莎翁》,虽然是伦敦奥运会文化项目,却精准地去标签化,不动声色地展示英国历史与文化,底气十足、非常自信。
主创对剧情的狗血化处理导致演员跑偏。Emma Thompson和Michael Gambon这两位演技大手似乎绕开了导演,兀自按照对原著的解读来演,以丰富的经验力挽狂澜,演活了人物。Emma一出场就自带低气压,不怒自威,令人腿软,而Michael一看就是不负责任的父亲。
三位年轻演员翻车了。Goode挺适合演Charles,那种端庄的无能为力,时时流露出近乎面瘫的懵逼,然而他更像在演剧版的铁叔,还非常肤浅、山寨(这是对Goode夺大的偏见啊)。Sebastian和Julia似乎选角不太合适,小本太文青而贵气不足;Hayley Atwell妹子外形和气质都太坚韧刚强,Julia是脆弱而纠结的(Hayley的卡特特工光彩照人)。不过当时凑三个演技和颜值相对平衡的年轻演员也不容易。
小本第一次演gay,好像对角色理解跑偏了,演成了属于“刻板印象”的举止女性化的娘娘腔,还有一股子水仙气。他后来又演了N多个gay,Sebastian是最gay里gay气的。整部电影表现的是普罗想象中的贵族,演员的理解也走了这个路数,小少爷过于感伤滥情且有点浮夸,像把华兹华斯的诗读出了波德莱尔的调调。小本在花絮里说长这么大一个贵族都不认识,演之前应该走访几位、多聊聊天啥的。天分再高,演技也是磨练出来的。他讲究细节的表演方式倒是在这片子里能看出来了。
这一幕Goode垂着手站着,小本就抬起了帽子,免得画面太单调。
小本演小少爷时期的Sebastian远不如潦倒之后得心应手。Sebastian离家出走之后的戏份,小本终于演出了原作的凋零之美(不,他擅长演屌丝)。
编剧在花絮里对小本最后一个镜头赞赏有加:Charles摸了摸他头顶,小本像是把全身的力量都放在Charles手里了,不知是怎么办到的(我瞎文明翻的花絮生肉,大致意思是这个)。
然而我看的时候被小本的一个回眸虐得脑洞大开:他头发真好,这么浓密、发际线这么低。 Goode也还行,但谁不想摸摸小本的头并感受发际线之神的祝福呢?这肢体语言太像猫了,Goode这是literally撸喵啊……
这么看来,小本的短板大概是他对HE的诠释不如BE游刃有余(把HE换成BG,把BE换成BL也说得通)。
小本因为《哈姆莱特》和《香水》小有名气之后,接着拍了两部偶像电影:《故园风雨后》和《明亮的星》,之后便远离英伦小生路数,一头扎进悲剧的大门,演了十多年苦逼潦倒角色。2013年我在王府井看到他代言Prada的巨幅海报,竟然一时欣慰:小本终于要红遍全世界了么?然而过了好几年才意识到这是当年最大的错觉。
更想不到的是少爷时期的Sebastian是小本最英俊潇洒雪白干净的银幕形象了,纤长的眼尾和金绿宝石般的瞳色真迷人,我偶尔还是会点开这片子嗑一下二十六七岁、平头正脸的他。一边磕一边感慨,还好他没走偶像路线,不然一个舞台剧天才可能就跑偏了。
但是真贵族和演贵族也是天渊之别啊。
电视剧版是坠吼的。
——————废话的分割线——————
今年忽然认真追星、搞名著改编影片观后感。最大的感触是追星要趁早。不知道我首页有没有文学系在读小朋友,文学史总有讲不到的作家作品,比如品特、麦克尤恩,但是追星能激发对文学史叙述之外的兴趣。还是要追星、搞CP啊。
三次元里能遇到一起嗑莎翁剧,一起吸本老师的朋友,是某个群体给我的最大的福利(之一)(括号里是强烈的求生欲)。
小本和Hayley妹子在09年还合作了一个小短片Love Hate,毒鸡汤风格,Hayley比在《故园》里好看多了,这片子俩人演得都挺松弛的。小本跟与他合作的女演员有一种迷之gay蜜感。我最喜欢看他和Romola Garai同框。
标题仍然来自阿多尼斯,图片仍然来自豆瓣。
如果读到了这里↓↓↓
那个,本老师有纯颜粉么?我从《香水》入坑,他在那里面可屌丝了,很多年之后才get他也有颜,纯颜粉能说说他哪儿好看么?(没有说他不好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