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作战第二”佳句记录:
1、孙子兵法第一篇讲实力对比,风险评估,胜算几何,第二篇就讲费用预算,资源保障,这和我们经营的道理真是一模一样。
2、拙速,曾国藩把它体会为不疾而速。从战略上来说,从人生道路上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3、林彪著名的四快一慢战术,就是孙子兵贵拙速的最好注解了。“四快”是指:1.向敌军前进要快。2.攻击准备要快。3.扩张战果要快。4.追击要快。“一慢”是指发起总攻击要慢。
4、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经营和打仗一样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其实比打仗的胜算还低十倍,因为打仗就是两方打,不是你胜就是我胜,经营是你不知道跟谁在打,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5、“役不再籍”,“粮不三载”,一次把事情做对,一次搞定,不返工就是最高效率。
6、成吉思汗征服世界,在粮食上的成本领先也是关键,到了前线打下城池就吃敌人的,这是他的战鞭能挥那么远的关键因素。
7、军事是国家人民生死存亡之道,无比险恶,必须谨慎,首先庙算、“五事七计”,没有胜算就不要发动战争,有胜算,发动了,要追求一战而定。
8、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死存亡之道,我们常说记者是“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无论你手里是枪还是笔还是汽车的方向盘,你的举措都关乎他人的财产生命安全,孙子教给我们这样的敬畏心和责任感。
第三章《谋攻第三》佳句记录: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这就是孙子的“求全”思想,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晓之以利害,让他投降,全城全人全财全货的尽归于我。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伐谋是伐掉他的谋略,伐掉他的念想,从根儿上把他的念头伐掉了。让他发现条件不具备,风险很大,胜算不多,放弃自己的计划。伐交,则是破坏他的外交,打散他的盟友。再不得已才动刀兵。
3、孙子的思想,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
4、我们做事也是一样,要周全、周密、算无遗策。有一个地方没考虑到,有的隙,到时候就在那隙的地方崩盘。到时候再喊冤“这谁知道啊”,那没意义。
5、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知者不为罪”,大错,不知就是最大的罪!你不知,怎么担当这责任管这事呢?
6、上下同欲者胜,知不知道呢?都说知道,但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来说,没做到就不是真知道,那就几乎没人知道了。
7、同他人之欲者胜。对于员工来说,你要始终站在老板的立场思考处理任何问题,你就进步快了。对于乙方来说,你要始终站在甲方老板的立场,诚则灵,你的业务就稳了。对老板来说,你要有员工思维,凡事站到员工的立场去看一看,服务员工,关注员工,就有人愿意跟你干了。对于企业来说,要始终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不要总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挣钱,而是实实在在为消费者建起别人做不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这就百年品牌了。
8、读《曾国藩全集》,他的日记里很少谈敌情,都是研究自己军队建设管理的事。敌情,打的才晓得。
9、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我们学《孙子兵法》,用在经营活动中,还有一个问题,知己知彼,彼是谁?竞争对手吗?非也!是顾客。如果我们自己知道自己,又知道顾客,那就每战必胜,我们的问题往往出在自己做的不够好,又不了解顾客?如果学了兵法,天天去研究所谓对手,那是瞎耽误工夫。
第四章《军形第四》佳句记录:
1、事实上不出手并非不作为,而是积累自己,等待时机,三国争霸诸葛亮就是不停的作为,可以说没有任何胜算的作为,最后把自己累死了,司马懿活得最长,活过了诸葛亮,活过了曹操,甚至活过了曹丕,就没有人能阻挡他了,结果是三国归晋。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2、成功必有大量的、充分的、长期的积累,便能活在他人想象之外。
3、孙子的思想,一贯谨慎。守则不足,知道自己力有不足,就守。要力量多大才攻呢?一定要“有余”才攻。光力量够了还不行,一定要有余,要留有余地,要多留余地,要有压倒性的优势才攻。
4、什么叫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要你没法跟我争,而不是我要跟你争。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善战者先为己之不可胜”,也是《道德经》说的“夫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5、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这句话很本质,这和中医的“上医治未病”理念是一个道理。
6、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创业者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手艺资源积累充足了再创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啥也没弄明白,就冲上去创业,那就只能看能不能中彩成为“名将”了。
7、成功都来自于日积月累,而不是奇思妙想,成功者都是一直在做最基础的工作,而且始终关注基本面,关注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