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看到对某本书的评论:只看书的名字就可以了,不必去读。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常跟女儿讲的一个笑话:既然吃到第三碗饭才吃饱,那我们干脆直接吃第三碗吧!女儿会很配合的发笑,显然她很清楚没有前面的两碗饭,光吃第三碗饭肯定是不会饱的。读书也是这样,要学到书中的道理,不光是看看标题就可以的。
以前也有过疑惑,人类一代代的传承下来,走过很多弯路,吃过很多亏,然后有很多书籍记载了这些教训,然后有长辈们的谆谆教导和告诫,为什么我们还是会犯前人犯过的错误呢?为什么我们没能少走那些弯路呢?后来才渐渐明白,有些道理,并不是你听到了、知道就可以了,不亲身体验、不亲身经历,你永远无法正真的懂。
在我看来,懂得了某个道理,然后把它变成自己习惯的一部分,行事的时候会想到这个道理,才算是掌握了。比如说一本书讲三思而后行,道理很浅显,要我们做事不要冲动,要考虑周全,但如果我们行事的时候依然咋咋呼呼,那知道了这句话又有什么意义呢?比如说一本书讲保持健康必须锻炼,如果只是知道这个道理却不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当运动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才算是掌握了。
所以,读一本书,如果觉得值得读,那就跟着作者的思路,分析他为什么得出那样的结论,分析他为支持他的观点所做的观察、所做的实验、所找的案例,然后与自己的经验相印证,如此才会有内心的认同,才会去积极的实践。话说,如果书中的话能够激发你的强烈认同,那必定也是藏在你自己内心的想法。
当然,书有千千万,读法也有千千万,我也只是一家之言罢了。但不管怎么个读法,人还是要多读书,人生会多一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