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出来工作之后,慌张,迷茫的感觉越发容易出现。
慌张是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却没有重点,最后把自己弄得很紧张,在十字路口不断徘徊,不断想着究竟先做哪一样呢。而迷茫却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做,做到什么样子,所以只能为了做而做。
最近我发现想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那首先要让自己不慌张,接着要解决迷茫现象。事情一多就会慌张,那么就要学会给自己的任务做减法,精减到越少越好。有些事情不必要做,有些事情不是现在紧急做,有些事情可以让别人帮忙做,这样下来,留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就少了。
那么又如何选择留给自己的事情呢,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脱颖而出。我觉得是最近时间或者长时间自己喜爱并且有兴趣的事情。兴趣爱好是做好事情的最好驱动。多了自觉,多了感情,多了信念,自然就会有做好的趋势。
这段时间遇到了两个面试者,有着共同点,都是大四的学生,面试岗位都是运营实习生,而且都是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一些事情并且让自己有了更好的经验。不同点是他们兴趣爱好不一样。
一位是男生小赵,他的专业是激光技术运用,但是他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他热爱的是hip hop,为此,他参加了学校相应的社团。刚进去的社团并没有运作得很好,没有真正把相关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他感觉社团并没有起到对应的作用。所以决定需要想办法吸引更多的人,地推,校园摆摊,派发传单,举办晚会等等,最后召集了一批热爱音乐的人。接着有了人还需要进行音乐沟通与交流,也才能达到相聚一起的目的。所以他又开始收集很多相关资料,以及在各个渠道上和别处人员交流,获取资源,分享给大家。到了现在社团不断在壮大,甚至成为学校音乐的一脚,从而也让他学会了新媒体运营方式。我说很少人会和你能够在校园坚定做一样东西,实在并不容易,他说因为喜爱,做起来就容易,就像平常吃饭是一样的。
另外是一位女生小Z,一位很漂亮的小女生,她的特点是多才多艺,会策划,会编辑,画画,更棒的是还会各种点心制作。而她的专业是统计学,她认为自己沟通能力不好,比较含蓄,还特别害怕冷场现象。但是却喜欢上策划的工作,需要强逻辑,良好沟通能力,还有创新的想法等等。所以她从大学开始就让自己参与公益组织的策划部,主要负责校园针对山区的支教活动,她说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难,每次都是没有计划进行,都是一边做一边想,这样会造成出现突发状况就会措手不及。后来参与社团慢慢加入了外国学者,语言障碍成为另外一个问题,她就开始学习英语,口语和书面都深度攻克。也正因为这份努力现在通过了雅思考试。当我问到其他爱好时,她说做点心,自认为是一个爱吃的人,为了能够随时随地吃到好吃的,那只能把自己锻炼可以制作好吃的,爱好驱使着动手,时间长了,自己拿手点心也就多了。
虽然两个例子都只是学校的经历,但是社会上工作经历何尝不是这样的一个现象呢。若是每一个人工作都是自己兴趣爱好的,那么就不会容易累,也不会容易厌烦,不会容易迷茫。它就像生命的一部分,顺其自然地存在着,我们也就随其自然地去完成着。很多人总是会问为什么要工作,特别是为什么要承受一些负能量时,那就说明在工作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爱好,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罢了,做起来自然会累,会慌张,最后结果就是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