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参加同事的葬礼。
去的路上我很忐忑,我有很多年没有经历过这种场合了,亲人的哭声总能让我不安。
从公司领导致辞到家属致谢,每次看到那位失去儿子的哀痛的年迈的母亲,我的眼泪就会涌出来。老年丧子的悲痛,我没有体会,但我能够想象。
同事的儿子大概八九岁的样子,他一直没流泪,表情严肃地按照司仪的要求鞠躬或扶棺。我倒是宁愿他痛哭一场,将内心的恐惧和绝望释放。
他的妻子和我们差不多年纪,憔悴而消瘦,忙碌着善后暂时麻痹了她的痛苦。
为失去一个年轻生命悲痛的同时,我也会想象,如果躺在那里的是我,我那个幼小的孩子怎么办呢?他可能还不明白这就叫死亡,他可能喊着妈妈吗为什么你不说话。而我的年迈的双亲该是何等悲痛呢?这些都是不敢想象的。
追悼仪式结束,人群各自散去。一个人就这样轻飘飘地变成一盒灰尘。
人到中年,当我们需要参加越来越多的葬礼,当他们的年龄和你越来越近,我们的死亡的恐惧也油然而生。
我们必然有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父母,放不下孩子,放不下这个繁华世界。
我们多数人一直不敢直接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我们没办法接受自己有一天成为这个地球上的一丝灰烬。
这种对死亡的未知和恐惧才是造成部分人类慌乱失措的主要原因,也是许多人相信宗教和世道轮回的出发点吧。
也可能正是因为死亡,更多人愿意去生育,以留下自己的一部分,传承自己的血统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仿佛有人替自己继续活着。
而越来越多的疾病类型,频率更高的天灾人祸,癌症的年轻化,会更让人如履薄冰。
所以,从秦始皇炼制仙丹以求长生不老,到现代人用各种手段保持健康延长寿命,说到底都是一种对生的眷恋。
可是“自然死亡是一种绝对的法律,是自然对人类执行的法律”,没有人可以例外。就像我们一起爬一座山,无论你我经过怎样的路径,我们的终点都是山顶。
究竟什么是死亡呢?死亡之后是怎样的呢?我们很想知道,也很怕知道。
有人说,死亡有三种:第一种,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这是生理性的死亡。第二种,是你的亲朋好友参加你的追悼会,这是你社会关系的结束。第三种,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爱你的人也去了,这才是你和这个世界的最终告别。
浪漫一点,我们想象着死亡就像换一个世界生存,那里还有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还有善、光和温暖,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比如大家都像水母那么透明那么小。或者说,我们变成了另外一种生活。
现实一点想象,死亡就像一棵树的死去,腐朽,化为灰烬,融入泥土,什么也不存在。没有什么灵魂,仅仅是这个宇宙将你吞掉。一切归于泥土。
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里,列文和奥博朗斯基谈生死,他说:“一想到死,生活就不那么有魅力了,不过心里倒会平静些。”因为面临死亡,你别无选择,好在死亡来临之前,你有很多选择。
既然死亡是必然,并且不期而至,那么索性不如将死亡看做生命旅程中无形而友好的伴侣。它温和地提醒你,不要等待明天才去做你想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用更坦然的姿态面临生死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