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长大越不容易快乐?
文/艾草青团
闺蜜前些日子去国外休年假,回来之后只觉得疲惫,她跟我说世界那么大去看看之后觉得大部分景点都千人一面,对于旅游已经提不起兴趣。好像什么事都很难让她快乐。
你有多久没有发自内心的笑过了呢?
大家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我们都习惯了带上精致的面具,隐藏自己真实的情绪。微笑的背后可能是辛酸和疲惫,面具背后那张真实的面孔上,越来越少会出现真实的笑容。
可是小时候的我们,似乎可以因为今天没有作业开心一整天,能够因为在小浣熊干脆面里拿到了一张自己没有的水浒卡片兴奋得睡不着觉,能够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看蚂蚁搬家自得其乐。
长大之后,能够让我们真正开心的事情越来越少,开心能够延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好像即使一整天都没有工作也不会让我们多开心,即使买到了心仪的物件,也只能带给我们非常短暂的快乐。很快又被席卷到琐碎的生活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幸福的阈值不断提高。
一口从没有吃到过的美食,在第一次品尝时,会给我们带来味蕾上的享受。而当这道美食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的时候,感官体验就比第一次的那种惊艳差了许多。
没几件衣服的时候,一件平价的花格裙子就可以让我们穿着开心一整天。柜子里都是衣服的现在,面对大牌或者明星同款,却找不到以前对于那条花格裙子那般的热爱。
出不去所在城市的时候,到简陋的游乐场玩滑梯就能够带给我们愉悦感。走遍世界很多角落之后,却再难找到心中的美景。
见过的事情越多,拥有的事物越多,普通的事情越难以激起我们心中的愉悦感。
小时候,经历的事物太少,我们获得快乐的刺激少,所以阈值低,开心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阅历增多之后,见识过了世面,就再难找到惊喜。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难填的欲壑。
尝过顶级厨师做的饭,便不想再让自己将就粗茶淡饭。穿过大牌的衣服,就再也看不上街边小摊粗制滥造的连衣裙。看过世界的自然奇观,家乡的雪就好像没有任何值得欣赏的地方。
我们开始攀比,同事xxx的老公在北京有一套100米的房产,而我老公只在沈阳有一套80平米的房产;高中同学在美国工作年薪10万美金,而我只拿着人均基本工资。
我们不开心,是因为欲望太多,却满足不了。这些欲望,是佛家所说的“我执”,而我执,是痛苦的源头。
说到底,并不是世界上的快乐变少了,只是我们忘了去快乐。
快乐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知足。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多数人都没有在过着最惨的生活,当你抱怨父母是工薪阶层,比不过别人的富一代时,不妨去看看那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小小年纪承担家务,照顾爷爷奶奶。
当你羡慕同事满身名牌衣服的时候,回头去看看你身后那个衣着朴素的姑娘。她家里可能有个依然在农田里工作的母亲,还有个不学无术的弟弟。她需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
相比起来,其实你已经幸福很多。你的家庭可能不够富裕,但父母从来没有吝啬过对你的爱,你的工资可能不够高,但起码可以养活自己。
多去想想自己拥有什么,会让你更加快乐。
放下那么多的要求和期待,把每一天当作新的一天。看不到爱琴海的落日,看你所在城市的落日也是一样。
心态是个奇怪的事物,想法转变之后,心情会有很大不同。
看到一朵形状像猪的云,食堂大厨做的菜品与你今天想吃的不谋而合,帮助了捡垃圾的老奶奶等等,每天值得开心的事其实很多,只要我们懂得知足常乐。
希望之后的我们,做事时都能够不去期待一个结果,满足于自己目前的所得,不和他人比较,只专注于自己真实的需求。愿我们都可以重新找回长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