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晚上没睡好觉,镇子里一个奶奶辈的老人没了,照我们这的习俗,葬礼上得办一两个大舞台,算是子女尽孝了。这大舞台一办就得热闹到后半夜。
小的时候经常去看大舞台,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其实也不是去看台上的歌舞表演,而是寻个契机和伙伴们在一块儿玩耍,闹腾。这时候,家里人是不管的,只要在大舞台散场之前回来就行。
我们会在搭建的台子底下乱跑,演员在上边把木板跳的咚咚响,我们在下边跑的愈发开心。下面黑漆漆的,我们借助外边照进来的一点光玩捉迷藏,抓人的游戏。
女孩儿们爱看跳舞表演,等台上跳完一支舞,该换别的节目了,我们就赶紧跑到舞台后面人少的地方,把刚才看到的动作模仿出来,做的不伦不类,也乐在其中。
一次,我们把舞台上能记得的动作都做完了,就一起玩起了千手观音,每个人轮流站在最前面,还有一个动作指挥,玩的不亦乐乎。后来,下一个舞蹈节目开始后,我们发现台上也在做千手观音的造型,而且做得比我们还好。我们就都很气愤,觉得她们肯定抄袭了。
男孩子们都比较胆大,他们一个个扒着舞台边儿,伸着头,耸着肩,聚精会神的看表演。有些个子不够高的就踮起脚尖,激动起来脚尖乱点,身子上下乱晃,好像要窜上去似的。
大舞台的演员们都能说会道,插科打诨,下边笑声不断。而与台上的演员互动最好的,就数前排趴的一帮小孩子了。台上人一问什么,他们就扯着嗓子喊,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有些更胆大的,趁着气氛正活跃爬到舞台上边乱蹦乱跳,然后再得意地瞅瞅自己的家长,瞅瞅自己的小伙伴,看他们是否在看着自己。演员有时会抓住一名幸运小观众,把他留在台上不让下来,来回的逗他。有的小孩会急,会哭,有的就乐呵呵的和演员们玩了起来。
家人带孩子来一般都是放心的。周围来看的都是亲戚,熟人,台上的演员们拿钱办事,娱乐大众,对小孩子也是客客气气,连哄带逗的,就像是孩子的哪个大伯,大娘一样。
人们没有忘记这是一场丧事,有丧事就得办大舞台,有大舞台大家就来看。从小我见到的都是这样。有的人家,子女会办两个大舞台,相互之间离得不远。喇叭震天响,两边对着唱啊,跳啊,看的人左瞧瞧,右看看,哪边热闹去哪边。之后大家会说,谁谁家的孩子孝顺啊,给他娘或是他爹办了两场大舞台。
镇子里的人世代生活在这里,很少有信什么教的。所以葬礼都是搭个灵堂,找来个大舞台班子,办两三天丧事,然后把亲人下葬。人的出生和死亡都需要有仪式感,出生有满月酒,有的人家会去土地爷庙里烧香还愿,还会再演一场电影;而去世就会办大舞台,这是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亲人所进行的一种仪式。
小时候的大舞台和现在还是有些不同的。那时候要比现在热闹,看得人要多些。
除了常见的大舞台,还有那种小戏班子。几个年纪大点的演员,搬来一个小桌,放各种乐器,道具,这就算支好摊子了。然后开始表演,先吹几段唢呐,唱会儿戏,等暖好场了,就开始热闹了。记得小时候听他们唱过一段戏,也不像是戏,唱几句旁边人就笑,似乎很受欢迎,后来知道了,唱的叫十八摸。
还有一段戏,应该是曲剧《恶婆婆》。两个中年男演员,一个扮作凶狠不讲理的恶婆婆,一个扮作娇滴滴柔弱弱的小媳妇儿,两个人你一言我一句,婆婆让媳妇做这个做那个,处处找茬刁难,动辄打骂媳妇,媳妇连连求饶,小心翼翼伺候着婆婆,对观众哭诉自己的委屈。这样的苦情戏看着着实好笑,两个大男人穿上女装,抹上胭脂,再拿腔捏调的连说带唱,很有喜感。表演的动作夸张生动,台词通俗有趣儿,内容又接地气,是我那时候觉得很有水平的表演了。
渐渐地,这种小戏班子没有了,可能是觉得形式不够大,大舞台则一直保留了下来。
大舞台一般是晚上八九点开场,主持人先是对逝者表示哀悼,诉说逝者的生平,子孙后代,之后,就开始表演了。前边的演出是比较庄重的,吹唢呐,唱戏,唱经典的老歌。等到夜深了,就开始跳舞,唱流行歌,二人转,演杂技,中间穿插着来段戏,来段唢呐。记得小时候见过一个吹唢呐的,竟可以用鼻孔吹,吹的震天响,一口气可以吹好长时间,真是个奇人。
每次一有大舞台外边就热闹到后半夜,虽说晚上外边也不那么热了,微风阵阵还能看星星,但早已失去那个兴趣了。现在只想在家玩会儿手机看会儿视频,自在清闲,好不惬意。
关灯睡觉后音乐声还是清晰的传来。睡不着,就索性听着睡吧。听外边在唱戏,吹唢呐,唱歌,后来就只唱歌了。我静静地听着,听他们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军港之夜》,《爱情买卖》,《过火》,《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听着听着,终于快睡着了,忽然,熟悉的旋律传来,竟然是《Faded》,真是够时髦,够潮流,我禁不住跟着哼唱了起来,腿微微抖起,然后,彻夜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