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十指相扣,一起去喜欢的地方
作者:李菁
摄影:纳念
十一月初的北京,天空蓝得深邃,云与云极其分明。
“想去哪?只要你想去的地方,我都可以带你去。”他张口问我的时候,脸上是一贯的温暖笑容。
“我想去看胡同。”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古老城市小巷,这一次,我想走近北京的胡同文化,它虽不及故宫、长城、天安门壮观,但是它深深地烙在北京普通老百姓的骨子里、意识里、生活里,把属于北京深处的文化扎扎实实留下来了,它随小,却美得自成一派。
车行至东城区北部,安定门立交桥东侧,这里是五道营胡同,这是一条充满文艺气息的胡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有的全是清晰可辨,叶脉纵横、谢落的初冬痕迹。
胡同里分布着许多特色小店,咖啡馆、茶馆、餐厅、工艺品铺、复古服饰店……每间店铺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店主人生活的意趣和艺术。
这个胡同不似南锣鼓巷人满为患,拥挤不堪,他是北京本地人,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二环,因此对这里的小街小巷相当熟悉,他带我晃进了一条没有多少游人的胡同,我们美滋滋地走在悠闲光阴里……
在五道营胡同随处都见外国友人,北京的胡同文化不仅吸引着中国人,同样吸引着全球全世界的人们。
四合院辟在胡同一处,在阳光下不动声色地演绎自己的故事,这一片瓦在年代里转了弯,遇见另一片秋意褪去的叶……
院内青砖磨缝、雕梁画栋、飞檐斗山,每一块斑驳的墙壁、每一片沉寂的瓦都暗藏着趣闻典故,每一处都在述说着岁月的故事,你听到了吗?
将车停在一处,俩人漫步在胡同里,他不时向我讲述着胡同文化,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偶尔有鸟雀从屋檐飞过,振着翅膀,大概是心有所向。
看见一家四合院门口的石墩图案是抱鼓,便低下头打量起来。他告诉我,门墩儿可以体现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一般来说,皇族或官府的门前用狮子形的抱鼓石;富贾用石制抱鼓石;而普通人的民宅,只能用木质门墩来代替了。
读过万卷书的是他,行过万里路的也是他。他就像我的百科全书,带我领略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风景。
这一处四合院的大门紧闭着,只能隔着如意红门静听时光的声音了。
车行至安定门内国子监街上,道路两旁高大槐树挺立,满目金黄,密密匝匝的枝丫与树叶四散如伞般张开,十分壮观。抬头望茂盛的树木,枝叶掩映间,恰恰露出一座堆金描红的牌楼,额题“国子监”。
国子监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十年,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现是中国教育博物馆所在地。它的东侧是孔庙,一墙之隔。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这里确实处处透露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俯仰可闻。
冰糖葫芦也算北京特色。道路两旁摆有冰糖葫芦的小摊,我这个南方姑娘并不曾见过这般大个头的冰糖葫芦,忍不住回头多看了两眼。他会意,跑回去又回来,手上多了两串冰糖葫芦,迎着他的笑脸,我喜不自胜。还有什么,比情人间的默契,更美?
车行驶在整洁平坦的老街上,可以看到街道两边古朴的四合院,大红墙上,光影斑驳,那是树的影子,旁边是我们依偎的身影,影影绰绰中映出了我们沉醉的幸福,他望向我的温柔,我朝向镜头的惬意。
午后阳光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不愿松开的手,不时对望的眼神,一路追随的目光,都在安静的时光里暖成两张幸福的笑脸。与相爱的人在一起虚度好时光,享受慢生活带来的心安,这是幸福。
我们自然而然地十指相扣,有多珍惜对方,握住手时就会有多紧。因为彼此都知道相爱的珍贵,等了多久走了多远,内心的起起伏伏,都在此间被尽数收进去了。
我们坐在胡同木椅,我望向他的眼神是一片深蓝,我有我的深情可托,也有一颗心炽热,他虽已过而立之年,但俊朗的五官依然是少年的模样,明眸皓齿,皎如玉树。我再没有见过比他的笑容还要敞亮的男孩子了,那是随时随地都会亮起来的光,让我的心不再幽居于背阴的山谷,清清亮亮地面向阳光,时时被光照耀。相爱中的男女会互相获取对方的力量,温柔又坚定,浓烈又清冽,可以在时间的长河里长存。
与爱的人一起逛北京老胡同,有一种长相伴永相随的安定,一切会端端然静止。
你想去哪里?
我想带你去我喜欢的地方。
我陪你,一辈子。
作者简介:李菁,笔名吧啦,80后湘西灵气女子。
千万粉丝公众号“十点读书“、“有书“签约作者。
艺术硕士,曾为大学教师,
现为自由写作者,自由摄影师 ,客栈掌柜。
喜美学,痴写作,迷传统文化,擅长摄影。
已出版散文随笔集《见素》,
短篇故事集《当茉遇见莉》。
最新励志随笔集《你的人生终将闪耀》正在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