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雪儿的诗歌言论(四十)

                  巴山雪儿的诗歌言论(四十)

                                □山田耕夫

                                      382

        诗歌是不是写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各说不一,古人为诗歌的时侯,往往正在做手中事,没有哪一个诗人是坐下来在那里写诗,也不可能坐下来为之。那些诗人,当诗灵来袭的时候,才马上进入诗歌创作状态。往往在这个时候,所得的诗是其中的精彩部分,后来才整理成一首完整的诗歌,很少一气喝成。

                                      383

        今人为诗,急就成诗的居多,而妙趣横生的诗可少呢。其主要原因在于精巧构思这方面还欠一点,有的还欠得很多。难怪当下的假诗歌真散文还不少呢,这样下来,读者怨声载道,大多数读者远离当代自由诗而去唐诗宋词,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384

        从古人为诗的精神来看,他们非常视读者为上帝,将自己的诗歌在创作中念给市民听,他们说可以就可以。从中我们看到了什么?也想到了什么?有人不屑于回答这两个问题,而我要在这里说,我们的一切创作是为人民的是为社会的,离开了人民离开了社会,就没有文艺创作可言。

                                      385

        诗歌是有自己的精神的,除了文情并茂的实体外,还载有诗歌必不可少的气质,即精神。诗歌气质就是民族气质,诗歌精神就是民族精神。这些才可能让诗歌生存于社会,与人民共存。有不少的人,诗歌是他自己的,只能为自己服务,请你想一想,那样的诗歌会失去什么?

                                      386

        要跳出自我意识,那是诗歌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古今,有不少的人提倡平民诗歌,我看是不是从民歌中得到启发,我认为是的。在文人未进入诗歌圣地的那个时候,诗歌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你去看一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三百》,就知道不少。《诗三百》中的诗歌,她体现的不是单首诗歌,而是华夏民族勤劳勇敢的而又纯朴的民族精神,我看,这应当是中国诗歌的本质吧!

                                    387

        当然,诗歌的生命力还在于张显个性,不然就会将诗歌引向“假大空”,而没有实际内容的东西,那还有人去读吗?所以在诗歌个性方面的深入伐掘,尽力张扬,那是诗歌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赢得读者的重要法宝。

                                 


                          2017.11.4.于浙江温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