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人生苦短,书读不尽,想想真是遗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之所以觉得无常苦,只因青春短暂,在白驹过隙间,经人生大起大落,未尝够甜,苦转眼到。
正如《故事》书中罗伯特麦基所说:一个宇宙真理的表面表达,这便是:我们都是人类,都经历着同样根本的人类难题,提出同样根本的人类疑问,生活在不断缩减的时间阴影之下。
《红楼梦》万艳同杯,千红一窟。最大的悲剧便是青春非常短暂,青春的绽放,日日经风霜严相逼,身不由己而陨落。
有人说我们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瞬息万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正应了叔本华言:“人们把“现在”看作非常短暂而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被卷入时代的洪流中,我们来不及好好长大,就老了。
可转念一想,若是有无限的生命,也就没有无常可言了,与浩瀚的宇宙一样,漫漫岁月,说什么阴晴圆缺,若生命无限漫长,我们或许没有共情能力。坐看金星凌日,百年才两合,自是体验不到月的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遗憾,既然体验不到自然也不会珍惜相见之欢。
人生苦短,是另一种成全:遗憾成全完美。
人终其一生,在浩瀚宇宙中,如昙花一现,微如尘埃,却前赴后继探索宇宙奥秘,路漫漫其修远兮,可敬可佩。
可回归个人力量,我们总归是有自己的局限性。不能因为青春短暂,时间宝贵,就幻想自己长出三头六臂来,既没有三头六臂,只能一心一意,专注一个目标。天道酬勤,天道也在惩罚三心二意的人。
当同时学很多时,心里有一个声音“你为什么学那么多东西”时常浮现,它挥之不去,可能在清晨沉浸于学习英语时,学习故事结构时,学习音乐时,学习书法时,在你尽情跑步时......这个声音总是猝不及防地冒出来。
或许是没给它一个解释,没有好好面对它,一直在逃避去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凭着情绪去驱动它们一起去进行,而不是好好的经理智去思考,也没有好好让自己休息。
尽管有时候把时间规划得好像很充实,拼命努力后却感到疲惫,到焦虑,所以这个声音就浮现出来,它在质问,它在变着法子证明你不敢面对一心多用的疲惫。凭着意志去驱动,走不远。情绪在抗议。
这就是贪多嚼不烂,身心疲惫。
古人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古人诚不欺我。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理智的,同一时间段,人能把一件事做好,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万物皆有其道,既是道,南辕北辙,自会殊途同归。若通一道,想必也能窥到其他道的门路。
吾生也有涯。有涯追有涯,张弛有度,持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