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相亲认识的,而且是闪婚。
他们虽然是同村,但原来并不认识。介绍他们认识的人是父亲的干娘,一个和我外祖母关系很好的女人。
她当时在我外祖母面前说过无数次我祖母太厉害,甚至不讲理,所以我外婆一开始不同意我父母相亲。
但是父亲的干妈却一再解释,说我父亲这个人非常好,我外祖母才同意他们见面。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好几个弟弟妹妹,他受他祖父的教导,是一个孝顺又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母亲嫁给他就注定了要跟他一起承担这一切。
父亲当时在部队,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在家里,活得不算容易。
祖父母一直不和母亲分家,因为父亲的津贴要交给祖父,养一大家子人。
父亲知道母亲在家不容易,但是还是一如既往地尽他作为长子和长兄的心。
父亲对祖父母百依百顺,但是对待母亲的问题,他却没有愚孝。
祖母当时经常扬声自己的大儿子是军官,要是离婚能找更好的。
但是父亲对母亲从来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也没有对母亲提额外的要求。
后来分家,分给母亲一个裂缝的水缸,母亲气得躺在炕上抹眼泪。
父亲没有像那些愚孝的男人一样,他没有说母亲什么,也没有说我父母的决定就是对的,而是弄来东西抹那个缝,边抹边说:“这个虽然不能盛水,但是抹好了能盛粮食。”
父亲应该是知道母亲在这个大家庭里做长媳、长嫂不容易,所以很感激母亲跟着他一起承受很多。
所以父亲对外祖父也很好。我们回到地方后,父亲回家看祖父母,就会去看外祖父。虽然他们见面只会简短说几句话,但父亲每次都给外祖父留零用钱。
而且父亲对母亲的姐姐弟弟也很好,能帮就帮,和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
父亲转业后,我们一家人去了县城。好像祖父一开始希望父亲留我们乡镇府,父亲考虑之后,第一次没听祖父的,带着我们到县城安了家。
估计父亲这个决定是为我们兄妹三人考虑的,事实证明,在县城和乡镇成长是不一样的,眼界不一样,人脉也不一样。
我上小学不久,母亲突发眼病,一瞬间,视力就变得差了很多。
经过中医院的周医生(大哥小学同班同学的父亲)诊治,说是视网膜病变,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
于是,父亲开始陪母亲治病。母亲看什么都小了很多,所以只有请假坐在床上。
父亲每天给母亲熬一副草药,带着母亲打两个小针。反正母亲在吃了一百多副草药、打了四百多小针后,视力又恢复到以前。
在整个过程中,父亲没有对母亲说过一句重话,也没有发过一句牢骚。多年以后,母亲说起来,说若不是她当年自己想得开,若不是父亲尽心竭力给她治病、嘘寒问暖地照顾她,她的眼睛都不会好。
如果说父母之间有爱情,似乎也不像,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他们也是经常争执,父亲从来不允许母亲提以前在大家庭的事情。
但是去年他们平平稳稳地度过了金婚,现在有儿有女,有孙女孙子还有外孙子,还添了重外孙女。
唯一不好的是父亲今年七月份查出肺不好,父亲自己压力很大,母亲也忧心忡忡。
但是我们知道,虽然父亲看病、住院都是我们几个陪着,但父亲和母亲才是真正互相依靠的人。
作为儿女,只是希望他们余生还有很长,希望看到他们相依相伴到老。
备注:母亲在大家庭里受苦是事实,但母亲后来说起,体谅祖母当时也不容易,家里孩子一大帮,祖父又对外人特别大方,祖母持家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而且不管什么时候,母亲都承认没有两个哥哥之前,祖母对待她还是挺好的;每每说起祖母,母亲都承认祖母对我们兄妹三人、尤其是我,非常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