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在写文不断更的同学应该给点个赞吧)
上学时,钱比较紧,买书比较仔细,但看完了保存得也比较仔细,看完一本存一本。
那时特别羡慕别人家里有一大面书架,上面摆满了书。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万卷书有多少?换算成现在的书,可能有一两千本吧,那足够摆满一大面书架。
也就是说,如果以读书破万卷为目标的话,那就至少要有这一大面书架配得上。
算算这辈子读的书,大约一千本总应该有了。但家里存的书可能也就是一百多本。中间的差额哪去了?
因为工作地点隔几年就要变来变去、家里也不够大的关系,很多书不能带来带去,于是在几年后检视时就无奈放弃了。到后来,这样的习惯成了一种自觉行为。看完书先想想这本书值得留着吗?
对大部分书来说,答案是否定的。于是一年看下来,留下来的书不过几本。
古人还说过:书非借不能读也。本熊倒不一定这么认为。我买的书大约都读,当然也有一些没读完,但那是少数。
不过,我认为,书非扔不能读也。
如果在读之前,就大约知道这本书将来会扔掉,那么读时就会比较珍惜,也会做好有价值内容与信息的摘记。
相反,原来那些看一本存一本的书放几年也不再翻阅,而且存了书仍在之心,读书时可能也就更马虎。书在书架上越积越多,不代表见识和知识在脑中越积越多。相反,如果书读过便“扔”,那经年累月下来,哪怕一本书只积累一句有用的话,那也是可观的资源,只须注意时时整理就是了。
当然,“扔”在此处是处理的意思,不仅指直接扔掉、和废报纸一起卖掉,其中大部分是捐给图书馆,或者送给别人。
一本书读完就静静躺在书架上,那就令它在今后大部分时间里都失去了价值,只能蒙上一层层灰尘。如果将它“扔”出去,流动起来,会让更多人看到它,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觉得那些什么“扔书大作战”、“流动图书角”之类的概念特别好,能够让书“扔”得其所。
读完不“扔”的书,主要是工具类如辞书、经典类如“论语”、名著类如四大、专著类如“南明史”。
保留这些书,时时翻阅,也就基本够了。如果其他书“扔”掉后还想再读,现在网上资源甚多,读完一本后记下其基本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次)就行了,基本能找到。
书非扔不能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