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好朋友的老公为了纪念他们结婚一周年(纸婚)以及为我好朋友庆祝生日,计划着写了一本书,里面除了他对她想说的话以外,还邀请了她的好朋友们执笔一部分。以下是我作为纸婚夫妇最好朋友所写的内容。那时,我25岁,顺利的话26岁能结上婚。
说说婚姻么,目前很不向往,两个人大密度的相互接触相互折磨,距离近了,所有细小的都被无限放大,于是被记住的都是那些已经被放大且误解的伪事实。如果没有足够成熟,那么两个人为了一起生活而一起生活是不是没有太大的意义。跟俩纸婚夫妇传递婚姻负能量实在不应该,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对你们的婚姻模式表示赞同,也是我的信心来源。以后一定会有的花果婚,铜婚,银婚,金婚,钻石婚等等等,我都同步期待着。所有追梦的人都值得景仰,和纸婚先生一样,执念而为的礼物一定是最真挚的,若干年以后,纸婚夫妇一起拿着这本书,抖抖灰尘,翻开一页一页,多半是家常话,多半是美好回忆。但愿那时候我还能来你们家骗吃骗喝骗孩子玩。
三年前还算年轻人的我,不喜欢结婚,也讨厌恋人之间相互消耗的感觉,但讨厌的程度还不至于恐婚,事实上那时我对婚姻的全部认知只有一辈子和一个人拴在一起过一日三餐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后来,虽然嚷嚷着不喜欢结婚,我还是过上了早午晚三餐以及老人孩子的生活,感觉很像是对社会观念妥协的结果,但实际上,不结婚也逃不了早午晚和老人的部分。结婚带来的,除了孩子,还有我从未想过的另外一部分生活。
以前参加婚礼会哭,是因为觉得相爱不易,结婚意味着修成正果。可当我自己结婚时,我才了解到,婚礼的真正意义其实不是幸福的仪式,而是一个完美的句号。说的乐观点,是个对单身时期的浪漫回顾;说的悲观一点,就是死刑犯临服刑前的那顿最后的晚餐。那么有代表性和纪念意义的时刻,当然需要搞得浓重一些和浪费一些。然而,你们真的相信仪式过后是公主和王子的happily ever after吗?
可能还是别信的好,因为没有一对白头偕老的夫妇可以真正做到happily ever after。婚姻这种关系就缺少长久快乐的现实基础,事实上婚姻就是两个人从相互吸引到相互熟悉再到相互厌弃最后可能的话相互接纳的过程。这些过程中能时时刻刻快乐吗?很难,不然为什么七年之痒的说法接受度会那么高。七年之痒是真实存在的吗?或许是,有的能撑,有的不能撑,有的十年之痒,有的一年就痒。可即使现实不容乐观,还是有很多人前仆后继的往明明会痒会不舒服的关系里跳。所以婚姻究竟能给人提供什么呢?离婚或者单身又能让人失去什么呢?
先说说为什么有人想结婚。
翻看了知乎上关于为什么结婚的答案,我发现问题的答案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有感性爱情派,理性实际派,和体验反思派。其中感性爱情派居多,比如:她/他对我很好,好到某一刻让我有了家的感觉;她/他傻乎乎的为我炖了一锅酸菜汤;或者她/他在我生病的时候不休不眠的照顾我;又或者她/他记得我所有的小癖好,包容我所有的小任性;还或者吵架时她/他总是愿意退让等。这一类的答案虽然形式上五花八门,但本质内容都是她/他让“我”觉得“我”很重要,“我”在她/他的世界是被关注和被爱的。这意味着,“我”从根本上还是在寻找“我”成长过程中缺失的那一部分关注和爱。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选择婚姻的话,那么持久的相互给与关注和爱就是个难题,因为某种程度上夫妻双方都只是个缺爱的孩子,相比付出,他们会更习惯于索取。可是没有人禁得住被另外一个人一味地索取,他们如果在彼此的亲密关系中没能发现争执的源头是各自隐藏的需求未被满足的话,就很容易觉得,“我是不是看错了人”,或者“她/他以前不是这样的,她/他是不是变了”。
理性实际派多半是默认婚姻这种制度的。他们没有怀疑过“人生必须结婚”这个社会大趋势,所以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他们就会着手准备结婚。如果刚好处在恋爱关系中,那么恋爱对象就很容易成为婚姻伴侣。如果还是单身,他们也许会考虑相亲或者比较匆忙的寻找恋爱对象,只要对方的条件大致符合他们的要求,那么就可以考虑结婚了。这类人群选择结婚的原因大概是“到年纪了;两个人扛总比一个人扛来的力量大;生活就是搭火过日子相互取暖”等等。这一类回答者为什么是理性实际派呢?因为他们对婚姻的期望值不如第一类感性爱情派那么高,他们在婚姻里会更独立,但也更自我,对于伴侣的需求,他们很难做到事事关心,因为对他们而言自己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夫妻双方都是这种理想实际派,那么由于彼此对婚姻关系的期望值都不高,所以也不至于太过失望,能凑合就凑合,实在凑合不下去散了也无所谓。但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不是理想实际派,而是感性爱情派,那这段婚姻关系就不太可能长久地维持和谐状态。可以预见的是,一个缺爱和一个只爱自己的人在一起,必定会使得缺爱的一方感到更缺爱,以及让爱自己的那一方感到被对方紧逼到喘不过气。比如,情人节忘了送花、生日没有礼物、或者生病了只有一句“多喝热水”等都会让缺爱的一方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让只爱自己的另一方觉得小题大做。为了获得重视和获得空间,他们要么斗争要么报复要么逃避,反正不会让对方觉得轻松自在。
第三种是经验反思派,也就是那些在婚姻中摸爬滚打了好多年,回过头来思考婚姻的意义的人。他们给出的答案就更清晰更深刻,比如“婚姻是用来共同成长的方式;婚姻是疗愈旧伤的绝佳机会;婚姻可以合法的养育孩子;婚姻让人懂得真爱”等。他们在最初进入婚姻状态时,也会像前两种人一样,对婚姻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把自己的潜意识需求强加于婚姻这层关系中。但经过亲密关系的打磨,他们学会了在空间不足的家庭环境中找到并维护自己的空间,也学会了尊重和接受对方身上与自己不太一样的地方,或者他们看清了婚姻这种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那些争执、战斗、控制、报复、冷漠等现象的原因实际与他们自身脱不开干系,他们愿意合作愿意找到造成僵局的那部分自己需要承担责任的原因,然后改善然后一起成长。
结婚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人生必经阶段,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耳濡目染地成长于婚姻这种制度中。我们来源于父母的婚姻,他们的关系是我们对婚姻的第一印象。如果父母的婚姻关系和谐,那么我们倾向于选择婚姻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父母的婚姻是一个婚姻制度行得通的可靠证据。如果父母的婚姻关系并不和谐,充满争执,甚至最终离婚的话,那么婚姻在我们的观念里就不等同于安全。不管对婚姻的安全概念如何,婚姻都会在一定时候横在我们的面前等待我们做出选择,尽管我们可能在结婚之前不太会仔细想想婚姻究竟意味着什么,又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对于选择了婚姻的人来说,还可能存在一个选择,那就是当觉得婚姻无法继续的时候,离婚与否。至于为什么会离婚的问题,Know yourself曾经做了一期有关婚姻的调查,其中关于离婚原因的调查结果是:
双方无法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缺乏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个性不合;感情不和;出轨和不忠;家庭暴力;长期分居两地;酗酒/抽烟/赌博等不良嗜好。
调查数据显示因前四种原因离婚的人很多,后四种人数较少,也就是说因原则性错误离婚的人并没有因双方感情、个性和交流方面障碍离婚的人多。
第一个离婚原因“双方无法相互支持和共同成长”,意味着夫妻之间存在很多未能达成一致的期待,比如“我可能更上进更追求成功,你可能更喜欢平凡和安稳;我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你可能并不认可,或者不愿意站在支持的角度;又或者我强烈地把我对成功的追求加诸于你的身上,而选择性忽视你的追求”等。总之就是夫妻双方并不能很好的协调个人和婚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离婚原因,我觉得在80、90后的婚姻中更常见。缺乏更深层次的交流会让夫妻双方的感情停止流动和无法继续深化。常见的情况是,在恋爱的过程中,“我”大概了解了“你”的一些缺点并选择甜蜜的忍受,可等到婚姻进行一定时间后,曾经被甜蜜忍受的缺点会变得无法忍受,“你”会想,“你”怎么就娶个了好吃懒做的邋遢猪?或者,“我”已经有一个儿子了,不需要再多一个“你”了。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这本书里把亲密关系分为三个阶段:月晕现象、幻灭、和内省。月晕现象是亲密关系开始时那种被荷尔蒙催化作用而成的情侣之间非常强烈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容易让双方对这段亲密关系期望过高,但一旦关系进入磨合期,期望就会逐渐幻灭,月晕现象消失,剩下的只是冷冰冰凹凸不平以及缺少美感的月亮本来的样子。这也就是克里斯托弗所说的幻灭阶段,夫妻双方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些类似儿童时期的行为偏差:
引起注意(吸引对方注意,此时不一定是正面的吸引);
权力斗争(拒绝对方要求的,而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报复心理(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尤其在受到伤害时);
自我放逐(随便吧!反正我做什么也没用)。
上述偏差行为如果没有恰当处理,就会引发“个性不和、感情不合、无效沟通或者无法相互支持”等情况。克里斯多福认为,“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而这些需求是来源于未被满足的孩童时期的两大主要需求-“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在幻灭的阶段中,如果夫妻双方可以有效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并且愿意从权利斗争中冷静下来思考问题源头的解决方式,那么他们就到达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内省阶段。内省阶段是双方不断触及亲密关系本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双方对婚姻关系都有可能感到恐惧和怀疑,因为他们会更了解自己内心那些丑陋或者渺小的部分,而他们对待伴侣的方式其实就是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他们不能接受的伴侣的那部分其实就是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那部分。
克里斯多福认为亲密关系中两个人都要负100%的责任,而并不是50%;以及,通常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你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针对内醒这一阶段他提出了下面的应对原则:
要解决问题,必须跳脱问题的框架;
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
自由并非来自答案,而是来自问题;
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如果可以彼此扶助,度过内省阶段,克里斯多福认为,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会到达更深层次的灵魂互动阶段。
我身边的婚姻一般都败在幻灭和内省阶段,即使不败,也处于麻木于幻灭和内省阶段的状态。而我自己的婚姻也处于幻灭或者内省的阶段,我和老王头恋爱三年结婚三年,对彼此熟悉的程度已经胜过于家人,但也意味着根本问题的集中显现。这些问题让我曾经对婚姻保持着很悲观的态度,甚至一度觉得婚姻作为两个人爱情的延续方式是很悲凉的,因为我们拥有过很美的过去,而那些美好过去都会随彼此之间日复一日的消耗而最终消失。假如没有婚姻,或许我和老王头的感情会永远以美好的姿态存在于彼此的回忆中,可因为选择了婚姻,我们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也或许会变得扭曲。
这是我对于婚姻感到悲观的地方,但当我仔细思考婚姻的本质后,我放弃了对婚姻的浪漫派看法。如果遵循克里斯托弗的观念,我和老王头都是愿意思考和内省的人,我们都有为彼此和为家庭而诚实面对自己的意愿,那么我们的婚姻关系应该会有更深的发展空间,我不知道那种关系具体有什么的表征,但我愿意相信那会是个不错的体验。
随着生活可能性的增多,婚姻的必要性不如以前那么强烈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他们的生活留给婚姻的空间不多,对婚姻的忍受度也很低。比如之前提到的know yourself所做的那期关于婚姻的内容,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是,选择人数最多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其次是不明白婚姻的意义和需要很多的个人空间和时间;接着是不想为别人牺牲;最后是害怕婚姻家庭的责任。我认为单纯出于一个原因而选择不结婚的可能性比较小,更多的可能是综合作用的关系。
我是26岁结的婚,这个年龄在目前的趋势中,应该算是结婚较早的那一类人。和身边的同龄人相比,我也的确算是早婚,我的很多朋友目前都是单身状态,他们有的恐婚、有的正在试婚、还有的是不婚主义者。他们选择暂时不结婚,或许是很需要个人的空间和时间,或许是害怕婚姻和家庭的责任,也或许是不明白婚姻的意义,但他们都很认可目前自己的状态,比如“自己过也很好,一直谈恋爱也不错,老来和几个老友结伴养老也很吸引人”等。
想象中婚姻能给他们提供的,类似,安稳的家、持久的恋爱关系、和谐的家庭关系、一个依靠、一种活着的方式,实际上只是一种可能性,换句话说婚姻真正能提供给他们的其实是一个或许安稳的家、一段也许可以持久的关系、一个暂时的依靠、和一种逃避面对自我的方式。为了这些不确定的答案付出一生,似乎显得不够明智。索性生活注定是孤独的,那么尝试一些别的方式,也未尝不可。
看了一篇黄彤彤写的关于中年女人离婚的文章,里面有段话是这样的:
有人问我快五十岁的单身女人快不快乐?
我说这个问题很蠢,你有多快乐我们就有多快乐,你有多痛苦我们就有多痛苦,大家都是人,生活都差不多,不会额外快乐也不会额外不快乐。
我很认同,因为无论是婚姻、生育、恋爱或是单身,都不是一种人生结果,而只是一种丰富人生和灵魂的体验或者经历。无论是身边的谁,都没办法代替自己去面对变老的事实以及去承担接近死亡的孤独。所以,关于结婚与否、离婚与否、单身与否,都没有那么神圣或者那么不可饶恕,这些都只是人生关于体验的某种选择题,而至于人生结果,永远都只会是孤独和死亡。
扯诞
Less-than-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