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痛苦,那么你的方法肯定是错的。”但是,生气和痛苦是两回事,痛苦是指孩子成为了一块心病。
孩子的问题,比如,不守时、喜欢吃零食、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和父母对着干,打游戏上瘾等。每些事都让父母没法解决,让父母痛苦。
正面管教是指“积极的纪律”,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有纪律性的环境,这个纪律性的环境带来是积极的-和善而坚定。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并且孩子跟着父母能够学会特别多的关于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技能和与他人互动的方法,就达到了正面管教的目的。
我们培养孩子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孩子七项感知能力的技巧。
1.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就是感觉这事我能够行。
2. 对个人在重要关系中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是有价值的,大家需要我。
3. 对生活中的力量和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4. 内省能力,能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 人际沟通能力,善于和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 整体把握能力,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力、灵活性和正值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 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长久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生活技能,培养出责任感,孩子才能具备以上七项重要感知和技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诸多挑战与议题。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
1. 严厉。其实,用严厉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其实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只是短暂地好一下,然后会继续自己的行为。严厉管教会带来四个后果,1. 愤恨。孩子觉得你欺负他,就恨;2. 报复。你不让我闹,就想办法在别的情况下给你报复,你不给我面子,我就不给你面子。3. 反叛。就是孩子会做地更凶。4. 退缩。我在你面前不做,我悄悄做。严厉的方法还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自律感缺失、责任心差。一个人的自律性是来自自己的自尊水平,严厉的方式会大幅下降孩子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低,孩子就越没有自律性。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打游戏的事情玩命,从孩子手里抢游戏机,将手机扔掉,或者将玩手机作为一个奖励等。这些方式其实都是不断地将孩子的自尊水平拉低。就是孩子会认为他自己是没有主宰能力的人,他说什么都不算。唯一的就是取悦父母或者和父母闹,这样才能够得到父母的许可。自尊水平越低就没有自律性。
有些孩子考上名校的背后是父母一直以来连哄带骗,带骂,带打上了大学。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孩子就放开了放纵,可能后果会很坏。
2. 骄纵。父母也没有办法,父母就说随他吧,天性。就是孩子把别的孩子揍了,不用管;如果别人把自己的孩子揍了,就不行。有些孩子在各个场合都是闹,父母说天性。这种骄纵的方式会使孩子没有自信。你看起来非常开心,其实内心没有自信,因为,自己不清楚自己的行为边界在哪里,很迷茫,好像父母都能够包容。反而这样,孩子会有成瘾性人格。特别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因为父母给自己的指导特别少。
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是解读能力很弱。比如家里生了一个小妹妹,妈妈会花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小妹妹,哥哥感知到了,妈妈的爱被分到了小妹妹身上,但是他怎么解读呢,他就是想我也要让他们照顾我,我也要像小妹妹一样,比如,孩子尿床,便便拉在裤子上,不好好吃饭,生病。用各种方法来获取父母的注意力。很多孩子对于父母的解读都是错误的。父母对于孩子而言应该更加像导游,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陌生的,不知道各种为什么,而父母要把这些事解释,要树立边界。那要做到有边界,同时那么不能严厉的方法,就是“正面管教”。
3. 正面管教。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最重要看。a. 是否做到了和善而坚定,就是让孩子感受到了无条件的爱,并且又有边界;b. 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归属感(知道自己有人爱自己,爸爸妈妈是无条件爱自己的)和价值感(孩子自己认为自己是特殊的,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两种感受是最重要的感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是在寻求归属感,如果一直不去安慰他,其实婴儿内心会特别焦虑,这样的焦虑会在结婚之后释放出来,没有满足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都会转化成大量的争吵;c. 教养的方法是否长期有效。严厉的管教只有5分钟有效,所以父母应该考虑,孩子离开自己之后是否有效。d. 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品格。通过教养方式,能够传递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品格。
如何做到和善而坚定
案例:孩子和父母顶嘴时,有些父母生气地将孩子拉到一边-严厉;有些父母说随他去吧-放纵;有些父母转身先离开了,父母的意思是,我可能不能要求你尊重我,但最起码,我要尊重我自己,我现在感受不到孩子对我的尊重了,我现在需要冷静下。这其实是让父母自己先冷静下来,一个生气的父母是没法做到和善而坚定的。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转身离开,孩子会想父母是不是生气了,然后过一会儿过来说,宝贝,我很抱歉刚才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是我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当你不尊重我的时候,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最后一句话就是设立了规矩,告知孩子自己不是生气,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做法,虽然我爱你。接下来说,我爱你,我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做到尊重我的时候,你就过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地和你一起找出处理怒气的方法,然后我们可以一起集中精力找出对你我都尊重的解决办法上。这就是心平气和。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在和你学习,如果你能够稳住自己的情绪,你如果能够用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在制定规矩的过程中,一定要要求孩子加入进来。例如,孩子玩手机的事情,就是应该公开讨论的事。是因为心中有爱,所以,孩子在删除游戏中所有道具的时候会不犹豫,孩子会把心放在父母身上,其它都是外在的东西。在讨论玩游戏的时候,邀请孩子一起加入制定规则,用平稳的态度,就能够做到温柔而坚定,比如一天玩半个小时,或者十局。
学习温柔而坚定的工具。
1. 自尊,一个父母肯定孩子是培养孩子自尊很重要的方式,但是,很多父母用长者的角度来说,比如,孩子,很好!这些话都不是帮助孩子提升自尊水平,这些话会让孩子觉得他是依附于孩子,而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感。比如,“你今天能帮我做这件事,我内心非常感激,因为你做的事就是关心,我能够感受到你对爸爸的爱。”这才是能够调动孩子对自己所做行为价值感的感受,所以,教会孩子尊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2. 赢得还是赢了,我们是要赢得孩子还是要赢了孩子。很多父母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就坐在后面看,就是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将作业做完。当你总是要在各个环节赢了孩子,甚至长大之后娶谁,嫁谁,工作,出国都要自己说了算的话。这个时候孩子就习惯做一个输家。
什么是赢得,需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和他之间是爱的关系,需要让孩子认识到任何事都可以问自己的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赢得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同理心的倾听,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可以说,打碎这个玻璃杯确实挺心疼的,不过没有关系,没有伤到人是最重要的,我们帮你收拾,爸爸小时候也犯过这样的错,爸爸也曾经把东西打碎过,打碎东西特别害怕,从这件事我们学会什么呢,学会小心一点,那咱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小心呢,然后开始讨论方法。
我们需要将孩子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把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个谴责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会说,“跟你怎么说的,你就是不长记性。”然后骂一顿,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和孩子划清界限,这样做的潜在含义就是不想和孩子一起承担结果。父母会说我又没有做错,我都教过他了,不断强调孩子不听话。其实父母应该共同和孩子一起承担结果,因为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是孩子的监护人,所以,急于划清界线是不成熟的表现,是自己怕受到谴责,自己内心中失去一个杯子,自己童年就是这样过来,当发生事情的时候,心里就知道,这个时候有人要被骂了。这个时候最好不是我自己被骂,让孩子背负负罪感,最关键是孩子并没有学会什么,所以,自己还不成熟。这个时候孩子唯一学会的就是别惹我爸,但是没有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要把每一次孩子犯错的过程当成是学习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家里犯了错,也是一个学习机会。
3. 我们要在教育中学会道歉,我们和孩子都要学会道歉。道歉的步骤:承认-和好-解决。任何一个家长也难免犯错。
4. 教会孩子社会价值。14天修复理论,每天做一件善事,14天后抑郁症好了。试着为别人做一些事,其实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因为自我认同度提高了。做好事的比不做好事的要轻松。关于信心。行为失当的就是丧失信心,从而感受不到归属感,也感受不到自己独特的价值。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归原点,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从小缺乏归属感,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呢。我们还需要区分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他犯的错。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打破东西,这不是不良行为,这是正常行为。
不良行为:
* 寻求过度关注,有些孩子永远要妈妈盯着。这些孩子会出现苦恼、大喊大叫和分离焦虑。
* 寻求权力,家庭中会出现权力争夺,让我干一个事,我非不。在家庭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应该是和孩子商量,做决定的还是父母,因为孩子认为父母都是为他好,这个感情是在3岁之前打下来的。
* 报复,过了寻求权力这个阶段之后,就会报复,比如,乱花钱、破坏家里的东西、故意不让你睡觉等让父母不舒服。
* 自暴自弃,往往是10岁之后。孩子做任何事就是无力感,我就不会,我就不好看,消极抵抗。这四件事如果童年时期没有解决好,长大之后就会表现出来。
如何识别这些不良行为
* 从内到外的方式。从内是关注自身的感受,如果孩子让你恼怒、着急、内疚和烦恼,那么孩子的目的就是寻求过渡的关注;如果感觉到威胁,就是孩子想要主导,你也想主导,受到了挑战,激怒和打败,那么孩子的目的是寻求权力;如果你感到受到伤害,难以置信,愤怒,那么孩子的目的可能是报复;如果i觉得绝望、无助,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是自暴自弃。如果任由自己的感觉支配自己,那么你也会自暴自弃。
* 从外到内的方式。从孩子的身上寻找线索。如果你让孩子停止某一种行为,你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孩子是哪种偏差行为。a. 你让孩子停止,孩子停了,不过过了一会儿,又继续了,这是寻求关注。b. 若你要求孩子停止,孩子继续他的不良行为,并且可能引起消极抵抗,这会升级成对孩子的权力斗争。c. 若孩子用伤害性的话来攻击你,那么这就是报复。d. 如果孩子很消极,希望你快点放弃,不要打扰他,比如,在班上经常出洋相,这就是自暴自弃。
如何解决这些偏差行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和孩子建立感情,要表达你对孩子的欣赏,要更多关注他的优点,需要表扬他,要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对他有无条件的爱。
* 对于寻求过渡关注的孩子,可以给予一些特定的任务,这样他会去关注任务,不会过多关注你;拥抱他;与他创造一些特别时光,比如,一个星期就是妈妈陪你玩,谁也不能打扰,在有打扰的时候,父母可以很夸张地说,这是我们的独特时光,请不要打扰,这种感觉特别好。你们有独特时光,孩子内心非常确定,爸爸非常关注他,所以,不会轻易打扰;可以约定一些暗号;避免特别的服侍,如果父母对孩子有特别的服侍,孩子对任何东西都有要求,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过渡索取,甚至永无止境。给孩子正常孩子有的就行了;还可以不说只做,不要忽略他这个人,而是应该忽略引起你过度关注的行为,带他进行下一步要做的事,比如,要求刷牙、洗脸,他就不去,那就挠挠痒痒,带着他去就好了。不需要将事情放大。
* 对于权力争夺的行为。最有效的就是退出,不跟孩子进行权力的争夺,这就代表权力感的丧失,退出先冷静,再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确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规定孩子的行为。
你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你需要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去整理厨房的话,我就不会去做饭,那么,我们只能吃剩饭。需要和孩子一起面对不能达成一致的结果,这不是惩罚,这是自然结果。我们需要区分逻辑结果和自然结果。逻辑结果经常被很多父母演化成了惩罚,如果成绩不好就取消这次的旅游,这会让孩子认为这破坏了爱,而是索取、交换的关系。请记住,用一些东西交换孩子的一些正确行为是非常糟糕的。
应该用自然后果,如果不做饭,那我们就没有饭吃;中午忘了便当,就不要吃了。需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有原则和底线,一旦邀请孩子用创意的方法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话,孩子会很有创意。参考《第三选择》。寻求权力的孩子,往往是认为父母不爱他,所以,父母要经常说出爱。因为,孩子认为和父母的关系要么是斗争的关系,要么事讨好的关系。
* 对于报复的行为。不还击。比如,孩子将你沙发撕破,你扔了他的书包。父母先不要和孩子一般计较,不要还击。始终保持友善的态度。反映情感,可以问孩子,你这样做,是不是内心很痛苦,我觉得你受到了忽略,你才会做这样的事。这样的话,孩子的报复行为就会减少,再商量如何解决。
* 对于自暴自弃的孩子,我们应该花时间来训练孩子,比如,教孩子很多方法,让他做简单的任务,他完成一点就给予足够的激励,不要在完成一步之后就提出很高的要求,这会让孩子有很强的挫败感,就肯定现在做的事情,有些小成功,足够的肯定,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参考《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叛逆的孩子都进入了自暴自弃这个阶段。
正面管教的工具:
1. 积极的暂停。在大家闹僵时,可以喊:“暂停!”。需要花时间训练,和孩子解释积极的暂停不是为了惩罚谁,而是让我们快速恢复状态;让孩子自己设立暂停区,比如棕榈树下,说在棕榈树下静静。或者发火的时候,到外面走走;事先和孩子们商量好一个计划,如果他们好起来以后,如果问题还存在,紧接着就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的暂停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惩罚,不是说,你站着别动!而是有一个区域能够冷静下来,然后就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两个工具。
启发式问题,你刚刚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觉得我们是怎么样把这件事解决了。要找照顾到大家的情绪,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吗?尽量少用为什么,因为,为什么会很容易解读成是谴责,而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孩子,问这个问题。
鼓励和赞扬,表扬并且说为什么。我们的一句话坑会让孩子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方向。
什么是塑造孩子良好行为的方法,我们要更多肯定动机和过程,而不是简单肯定结果。若只是简单肯定结果,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了,下次不一定会这么做了。若肯定了,那么孩子下次就明白了。
2. 家庭会议。每周一次;决定在全体一致下决定,若一个人不同意,那么可以沟通,但是还不行,就搁置;下周活动的讨论;家庭会议的最后一项就是用来计划下周的娱乐活动。这样,孩子就会非常期待参加家庭会议,并且家庭会议可以以一个游戏的形式来结束,比如一起吃蛋糕,吃冰淇淋等。开会的时候,一定要正式,比如主持人、秘书、时间官和流程。这让孩子有仪式感。
为单亲家庭的一段话,单亲家庭不是失败的家庭,在中国单亲家庭占有的比例非常高,孔子和孟子也是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只是有了不同的选择,有没有问题主要是单亲家庭中父母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如果父母能够正常、开心、冷静面对这件事,这个孩子不会有很大问题。若父母认为自己失败了,才会对孩子有影响。
重点:
1. 一定要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孩子从小到大难免会犯错,一次犯错,两种好处,加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其次,就是让孩子增长经验。
2. 你能够做到和善而坚定,是因为你对孩子有无条件的爱。孩子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你都会接纳。
3.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终于能够帮助孩子打造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你要让孩子意识到,事情的发生都很正常,当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时,我们自己会选择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我们对周围的人都有足够的爱心,大家能够日子过地更加愉快和开心。
4. 一定要在平静的时候处理问题,而不是激动的时候被自己带跑。对孩子宽容一点,对自己也宽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