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公众号:花信风阵地
啊,终于看完了阿耐的《大江东去》,内容比较多,三本加起来有1384页,共150万字,所以耗时也长。为了尽快看到结尾,今天连续七八个小时都盯着屏幕,还牺牲了午休时间。没办法,这是一部让人看了就不想放下的书。
★★★★★最开始看的阿耐作品是《不得往生》,写得很好,也是给的五分好评。《欢乐颂》的作者也是阿耐,这个没有想到,因为《不得》和《大江》都是夹杂着政治和商业经济的一本书,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没想到她还写了《欢》这样的都市作品。
还是说回这三本《大江东去》。小说名字起得很大气,内容也是涵盖了1978-1998这20年的历史变迁和个人的浮沉,气势磅礴。可能因为阿耐先从政后来从商的经历,而我国经济的发展又总是跟政策导向是分不开的,因此她能敏锐而又独到地把书中人物的与所处时代紧紧结合起来。
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是,每个人物在自身的腾飞或潦倒背后关于人性的反思。
男主人公是当仁不让的宋运辉。他从一名山村地区插队养猪的少年后成长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一路全靠的是自己的拼搏和上进,最后跻身于社会精英,气度和才华都出类拔萃。
他曾经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但是后来的上位中逐渐变得心狠手辣,耍了一些上不了台面却又很符合中国人情的手段。名利双收的过程中他也变得越来越像个官僚。这种不断向上攀爬的进取样,在青年时代就被他的那些家境好的同学指责“姿态不好看”。
用书中的话说是:『可是因为成长路上的艰辛,他们性格中往往带着一股狠劲,这种狠劲可以让他们做出一些你不可能想到、更不可能做出来的事。』
连宋运辉自己也清楚自己这样太累,更喜欢精英式的人物。他们因为家境良好,从小衣食无忧,长大了也是一路顺遂,即使出了事也有人帮忙收拾摊子,所以比较单纯,举手投足间也是气度非凡。这样的人往往内心很骄傲,但是行为上又保持着良好的修养。这正是宋运辉特别向往的。
凭借着这股向往,他也不断学习,生怕被时代淘汰。他用双手和大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终究成为了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气质和风度也是翩翩。
另一个人物杨巡,他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走村串户地卖馒头,后来倒卖电器,最后也成为东海市一位身价千万的富豪。成长成熟的一路上辛苦拉扯三个弟弟妹妹,直到他们一个大专,一个大本,一个美国留学。因为从小吃的苦和受的委屈,加上文化程度不高,虽然都是从底层出来,杨巡不肯轻信人,却又表现得讨好和滑头,对钱特别功利,最后膨胀得因为利益和原则问题坐牢。
连杨巡自己的妹妹,这个吃穿用度都被他供起来的大学生,起初都很看不起他,因为觉得哥哥的档次低,见到权贵就低三下四赔小心的样子特别势利,很不体面。
中途杨巡即使西装革履了,生意越做越大后还是改不了低姿态。后来他也从已经摆脱了底层阶级步入上层社会的宋运辉的话中明白了『光有财力做底气不够,心里也得有口真气才行』。
记得托尔斯泰好像说过『要培养一个贵族,至少要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知乎也讨论过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也占有很大比例。
我们这些出身寒门的子弟,不必因为成长环境而自卑,也不必对别人的好命而心生抱怨。因为精英的出现也是累积了在此之前的几代人的努力。而尽管我们的姿态不优雅,在爱护我们的人眼里心里,就成了“努力”和“心疼”。我们这一代或许成不了精英和贵族,但我们可以创造更好的条件给我们的后代。
最后以刘瑜的一段话共勉:『在时光的雕刻下,人被凿去狂妄,磨出温润。谁都终将被扔回时间的海底,与其他鱼虾贝壳一同聆听无边的寂静,而在这之前,能指望的,大约只有心灵的成长,祈祷生的优雅可以抚慰它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