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阖上三毛《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这本小册子,思绪翻滚,回味良久。二 十多年前,我以三毛为偶像,更想像她那样有个丰富浪漫而传奇的人生经历。拼命搜集她的所有作品,把文中自己喜欢赞叹的故事分享给别人,也忘了自己处境常和她一起周游世界,共话喜怒哀乐之情……
今日再读她的作品,已是时过境迁。而此时的我与当年逝去的三毛正好是同岁,至今我仍不能理解那样知足感恩、多才多艺、热爱生命、重情重义的奇女子为何就选择了这样一条残忍的不归路(此时心酸不已,眼眶湿润)?她曾今说过:我来不及认真年轻,只能认真老去。可为什么却在未老之时,如此决绝地离开人世?!三毛放弃生命的时间是一九九一年一月十四日,难道真应验了她所说的“每个人的归宿都已有定数,是难逃的”?是什么样的绝望让她痛彻心肺、痛不欲生?我百思不得其解。
重温《我的灵魂骑在马背上》,感触最深的是她对荷西的爱与赞赏。她眼中的荷西是个敢于担当、勤俭节约、感情专一、情趣浓厚的完美男人,他们之间的爱情真可谓是珠联璧和、琴瑟交融。三毛说荷西不自苦、也不怨天尤人,更不乱发脾气,这让我不禁联想起了品清的美国老公,那真是一个如荷西般儒雅浪漫的绝色绅士。我的老公要能不乱发脾气,也如他们一样是男人中的极品了。不过,我也该知足了,老公才德貌俱全,也堪称精品了。感慨最多的是她对父母的敬爱。三毛的父母如此包容、支持自己的儿女,为儿女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教育环境,时时给孩子们情感的慰藉和经济、精神上的支持,让三毛始终认为她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是世界上所有父母的楷模,是绝配。我中午和老公说我们的儿子要是也能这样敬爱我们就好了。只是我在这样说的时候,心里也为自己和老公没遇上这样的父母而感到惋惜,心里甚至有些希望老公不要再为对他父母的问题而大动肝火,这种狭隘阴暗的想法不该有。付出的爱不一定都要有回报,能爱会爱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现在时时想起我对母亲的一些伤害的行为话语,常让我的心隐隐作痛。我也应该学习荷西的不自苦,不怨天尤人,不多愁善感,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计得失地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
作品里最让我向往的是三毛描述的她在西班牙一个面向大海而居的房子。那奇美无比的洋房精珑剔透,四季如春,鸟语花香,幽静高尚,无疑是人间天堂。我回想到两个类似的生活情景。一个是夏威夷火山岛临海而居的宾馆,当时我虽然只住其中不到十平米的标准房,可那落地的玻璃窗让无尽的大海尽手眼底,我和儿子就像坐在轻轻摇晃的小船上,微波荡漾,柔风拂面,心情舒畅,物我两忘。另一个则与三毛所描绘的情境完全一样,太平湖畔的一座度假村。整座房子矗立悬空在水面上,带有壁炉的客厅的两面墙全是落地窗,拉开窗帘,阳光和湖水一拥而入,一览无余,金光灿烂,波光粼粼,如置身金碧辉煌的龙宫,神游其中,身轻如燕,飘飘欲仙……
写到这里涌进脑海的最大渴望就是能去西班牙感受三毛传奇的经历与生活,坚信这样的时刻一定精彩纷呈,美妙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