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235天,今天阅读的内容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说不尽的常识这一节的内容。
在这一节内容当中总共分为十个板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个板块的内容。
第一、班主任是最重要的老师。
学生需要有精神的导师,学生求学除了渴求获得知识能力,也需要有精神向往与寄托,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他们需要有“人生标杆”式的人物在身边,这个标杆式的人未必是历史名人,也未必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也未必是媒体宣传的英模人物,而是他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值得他学习并景仰的活生生的人。
学校是学生生活时间最多的地方,在这里,学养高的老师、有精神感召力的学长,都有可能成为他敬仰的人,他需要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灵魂的导师。
第二、慎言“挖掘潜力”
之所以说中小学生是全国最忙的人群,就在于他们每天学习活动远远超过八小时,而且双休日也无法休息。
持续学习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低效,当学习失去乐趣而成为“无限度的任务”时,青少年对生命、对社会、对面临的一切都有可能抱着不负责的态度。
第三、要保证学生的自习时间
课堂学习是普通要求,如果学生“不在状态”,不必强求他在课堂学会,他可能在课后悟出来。
如果教师总是不放心,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向学生重复,不但低效,也会导致学生厌学。
晚自习是学生自习时间,每天有这样的两三个小时,学生能做很多事,解决很多问题,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课堂教学是统一要求,在课外学生可以有很多的机会发展个性化学习。但是现在很多中小学的晚自习被“统”起来了,集中在学校,有教师看管,更难以理喻的是晚上也上课。
第四、中小学要多交流
有的时候,送走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班的时候,看着空荡荡的教室,看着空荡荡的校园,仍然无法抑制住激动:
孩子们,你们是否知道在空寂的校园里,老师在想着你们?
其实我们要关注衔接,小学和中学应当有自觉的交流,老师们先要在观念上把围墙拆除。
第五、治理乱象靠法规
作者在这一小板块当中提到了一个案例,就是在欧洲的是开大巴的司机,从德国到法国再到意大利,直到从罗马返程共七八天,全程只有一个人在开车。然而在开车的时候,他是严格执行休息的时间,不能超速,要按规定的时间休息,不能私自添加行车里程,如果违背行规,就会扣除三个月的工资,代价极大,谁也不敢破坏规矩,因为有制度约束;有行规约束,意大利人浪漫,但并不散漫,一个规则,一个办法就治住了路上的乱,每年要少出多少事故,挽救多少人的生命。
社会如果守规矩,先得有规矩可守;教育给人以智慧,教育本身必须有智慧。基础教育的乱象完全可以靠法规得到治理,任何推诿都是丧尸教育责任的愚蠢行为。
通过阅读今天这一节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小学教学有说不尽的常识问题。就像今天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宣读班级公约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我们的公约涉及到学生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我们从各个方面约束他们,让他们培养自己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强,从这些方面上培养他们每一个人的好习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要以这样的班级公约约束孩子们不自觉、不自律的行为,从而形成自我约束,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