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真的是觉得很邪门,前几日我还洋洋得意地跟老妈说:“家里就我身体最好,都不怎么生病!”此话一出,我才从北方回到南方,第二日我便觉得有点咳嗽,尔后鼻涕就一直流个不停,我意识到:糟糕,我这是感冒了。真的是,有时候就感觉乱说话不得!
几百年不曾感冒的我,能感觉到身体清晰的变化,沉重的身体,犹如拖拽着千斤似的,每走一步,虚汗便从身体渗出来,脑袋有一团雾似的,怎么赶也赶不走,鼻子由于一直流,就像个泉眼似的,已经被我擤得红红的,几乎要秃噜皮了。但躺在床上,我是不愿意的,我似乎听到远山在呼唤我,于是,与身体挣扎抗争了几秒,换上衣服,骑上我的摩托车,往龙港的凤仙道观跑去。
刚出来的时候,身体一直黏糊糊、湿答答的感觉,随着摩托车疾驰,一股凉爽在身体里横冲直撞,脑子顿时清醒了几分。龙港的后花园,距离我只有六公里左右,骑上摩托车后,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山脚,又比往日快了几分。
一些日子没有过来,这条“野路子”似乎有了更多野性,山脚下,遗留着之前的工棚和一辆货车,如今已经锈迹斑斑,宛若时代的弃儿,周围杂草丛生,鬼针草在秋天里荡漾成花海,它们顽强而坚韧 ,无论身处何处,总会开出一片花。
拨开野草蔓延的小径,我独自拾级而上,这条水泥砌成的登山道,宛若古时皇帝登基之路,宽阔,但左右悬空,并没有护栏的保护,每一步都得谨慎专注。走了几步,便发现从步道到风仙道观之间已然架起了一坐桥,这是之前没有的,山间溪水汇聚在此处,形成一池绿盈盈的水,左右寻觅间,没有丝毫生灵的迹象,怪不得死气沉沉,我想:“若是有几尾鱼,或许池子就能活起来了!”然而一转头,侧见道观的另一端,居然游弋着几条金鱼,有黄的,黑黄想间的,大大小小,足有十条左右,我本欲细数一番,可我的脚步还未靠近,它们便倏忽而逝,警惕性十足,生怕被我抓了去似的。
沿着道观右侧道路走了几步,蜿蜒的台阶,一路向山顶蔓延,越往上,菜地被收拾得越发平整,可周围垃圾属实是有点多了,这里一点,那里一点,犹如疮疤一般。我爬了一会儿,便返回继续往山上爬去,毕竟,道观也属于私人空间,贸然闯入,是不礼貌的。
然而,身体终究是太虚了点,没走几步,身体就一直冒虚汗,只得坐在台阶上,休息片刻,再继续前行。不过,这休息的片刻,却让我发现这山野间的秋意正浓,一路盛开的小野花,格外闪耀。黄瓜花如星星眨着眼睛,淡紫色的紫菀时不时就会从石壁间垂下,给予我惊喜。盐麸木,花开花又谢,如今长出了一簇簇粉红色的小果子,灿烂着整个山野,还有那光叶山黄麻,黄色的细小颗粒一般的果实,微小但充满了生机。芒草,长出了白花,飘扬在秋风里。
满山遍野最多的要数湿地松,然而它并非是高大的树木,但它总是给人一种生命的韧劲。它们伫立在山间的各个地方,石缝间、山岩上、陡坡出……然而无论出现在何处,它们总是将根须扎得更深,将绿意盎然在山野之中。一路上,细细长长的松针,绿色的在枝头轻摇,而枯黄的松针在秋风里簌簌落下,死去的湿地松,一片灿烂的棕红,自成了一番风景。它们用自己的死亡点燃了秋季的山野,宣告着秋日的来临。
抬头望去,一棵棵湿地松在山野间随风摇曳,绿色的松果好在孕育中,偶尔也能发现几个之前遗落在枝头的松果。我一直觉得它是极佳的装饰,一种自然简朴之美。
越往上走,视野越发开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整个世界都匍匐在我的脚下,远处的雾霭迷蒙,此刻化为眼前一幅动人的画卷。我一路慢慢往山上爬去,身旁是陡峭的悬崖,一路尽情将自己放空,感受着自然神奇的治愈力。
走着走着,忽然,一抬头,一棵叶子已经发黄的树毅然挺立在眼前,它是如此独特的存在,仿佛是为了迎接我的到来,展开了自己所有的心意,那一刻,我是满足的,也算是不虚此行了。而旁边是一潭幽深的水,泛着幽兰之光,看来,这里就是人们饮用的水源地了。
本欲继续前行,直奔山顶,可终究体力不支,只得原路返回。我想,山野之趣,向来不在于高,而在于我们一路行走,一路与自然达成的某种默契,毕竟,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总会教会我们一点什么,或许是认识了几种新的植物,发现了季节的更替,抑或让我们放过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