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23 姚琮与海峡两岸温州同乡会 作者 张小宇

载于《瑞安印记-至美瑞安》(2018年10月)

        姚琮(1889~1977),名崇桂,字味辛,是瑞安县南区来安乡上金村(今瑞安市马屿镇上京)人。少年时,他先后进吴堡宝莲寺私塾、江上养正学堂读书,深得虞廷恺先生的器重,后进瑞安城关孙诒让中学学习,聪明好学,颇得老师青睐。十八岁进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与蒋介石等同窗相契。

        辛亥革命时,姚琮任陆军第二十一镇第八十二标排长,后升连长、教练官、讲武堂教官。后进民国陆军大学第四期深造,毕业后回浙江任职,曾驻台州兼海门要塞司令。在一师二团团长任上,适逢蒋介石受孙中山之命,来浙江进行地下活动,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予以支持和资助,从此得到蒋的信任。

        1926年,姚琮应蒋介石书招,南下广州,受聘为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主任(一说第四期教官),被授予陆军上校军衔,从此来到蒋介石(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身边效力,与廖仲恺、周恩来、叶剑英等共事。1927年北伐期间,他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部副官长、警备第一师师长,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从此,姚琮成为蒋氏名符其实的左右手,对他忠心耿耿,伴随一生。不久,蒋在南京建立蒋记“国民政府”后,任命姚琮兼南京要塞司令。随后,他参加龙潭战役,击败孙传芳部队。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民国政府定都南京,他任南京特别市公安局局长,旋转任首都公安局局长、警察厅厅长。1930年出资在家乡上金创办雁秋小学,培养家乡子弟。1931年奉命赴日本考察警政,半年后返回,担任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副官处处长兼南昌行营总务处处长。当时,值闽境发生兵变,他奉命任温州警备司令,率兵进驻温州,威震闽地,迫退叛军。民国二十六年(1937)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姚琮转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军委管理部副部长、代部长等职,积极参加抗战机要。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姚琮任复员委员会主任委员,获授陆军三级中将衔。1947年,回乡在文成县参加国民大会代表竞选,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他随蒋介石去台湾,1952年退役。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受聘中国文化学院及东吴大学客座教授,同时潜心研究诗词、书法,著有《史迻》、《诗话》等著作,《味笋斋诗抄》选入诗作500余首,“十载还穷万卷书”,“停云诗忆旧乡闾”句是他晚年生活的写照。1958年台北市温州同乡会成立,他被推举为理事长,连任四届直至1977年10月5日因病在台北逝世,享年寿八十八岁。台北市温州同乡会将会议厅改名为“味辛厅”,以表纪念。

      姚琮一生尊老爱幼,尊师济贫,重视培养人才,敬恭桑梓,选襄义举,积德行善,乐善好施。他每次回乡,都到地方长辈家拜访,问寒问暖。邀请乡人到家中座谈乡情,并慷慨解囊出资建造新渡桥、黄桥石板桥、树排头陡门、两处茶亭、十多里石板路,还在李岙山建百匡(窗)坟赠送贫苦人安葬。特别是出巨资创办私立雁秋小学,为瑞文两地农家子弟提供免费上学读书的机会,为国为民培养出一批人才。

        姚琮与属六县旅渝乡会

        1945年4月29日,在抗日战争胜负已基本明了、社会逐步恢复稳定的情况下,温属六县旅渝同乡会在重庆成立。这是由在渝温籍有识之士发起、旧温州府的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玉环六个县的旅渝同乡依法筹建的,登记会员有380人。当时,“温州旅渝同乡数达七八百人,平时以散居市郊各处,极少联系”,为“动员人力加强团结”,以利“抗建大业兼筹并进”,故筹建同乡会。同乡会以“敦睦乡谊、维持公益,并协助政府办理复员建设”为宗旨,为在渝同乡“团结团体以资互助;提倡实业以裕生产;兴办教育以开知识;举办公益以利桑梓;调解纠纷以睦乡谊”。

        1945年5月26日,同乡会召开第一次理、监事联席会议,选举姚琮为理事长,姚琮、张强、林竞、林彬、萧铮为常务理事,叶溯中等十人为理事,洪瑞钊等五人为候补理事。选举周志拯为常务监事,黄任等四人为监事。林品石为总干事、杨润金等为组(股)主任。会址暂设重庆的毓蒙械器厂(嘉陵江南岸观音山脚下的大溪沟)。

        重庆是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因此,担任同乡会负责人的大多是政界、军界的要员。旅渝同乡会常务理事中,姚琮是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张强、萧铮是中央委员,林彬是中央委员、立法委员,林竞是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一人是军界的高层,三人是中央党务高层。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中,在中央党务部门工作的有10位,在军界有7位。在旅渝诸多同乡会中,这是“政治”色彩最浓厚的一个。

        许多瑞籍人士担任同乡会重要职位,姚琮为理事长、洪瑞钊为候补理事、杨润金为总务组(股)主任。瑞籍会员中有南京地政学院教授洪瑞坚、兵工署少将科长洪瑞棻、赴缅甸远征军翻译姚菊生,国立中央大学教授曾勉等。

                                                                    姚琮与台北市温州同乡会


1958年7月27日,旅台的温州市、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文成等县及玉环厅(后划出玉环增加苍南、洞头二县)乡亲共同发起组织台北市州同乡会,以服务在台温籍乡亲为宗旨,以整合人力及既有资源,落实为乡亲生活服务,提供乡情讯息,并扩大召募青年乡亲入会。按照“出钱出力、热诚服务”的原则,服务乡亲;进而落实温州人“勤奋亲爱、互助合作”之精神。会址设于台北市泰安街二巷九号。

      第一届理监事会由政要姚琮(味辛)、倪文亚、李一飞、张强(毅夫)、陈国聪、林竞,企业家吴寿松(昌涛)、林松年、元孔茂、林永嘉、陈鸿书(宾候)、邵康等组成,公推姚琮为首届理事长。下设财务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福利委员会、调解委员会、会务发展委员会、温州会刊社、瓯江国剧社、温青联谊会、温青合唱团、江心联谊会等。1985年创办《温州会刊》,刊发各地温籍乡亲来稿,每期发刊量逐渐增加到二千多余册,成为在台乡亲了解温州家乡情况的主要渠道。

    同乡会还每年举行一次会员大会暨春节团拜,慰问无依无靠的清寒乡亲一次;对温属子女在校成绩优良者颁发奖学金,鼓励青年乡亲奋发进取,荣耀乡邦;每年并同春节团拜办理敬老活动,对会员新生子女致赠弥月邮政礼券,祝贺温籍新人之诞生。每年中元节前后,同乡会举办追荐历届亡故理监事、会务人员暨旅台乡亲活动。姚琮先生去世后,同乡会先后多次组团回大陆家乡参观,参加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及历届温州轻博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及温州市政府举办的学生返乡交流参访活动,强化青年人对家乡的认识,增进两岸血脉乡情。自两岸开放交流以来,同乡会累计接待温州各行各业乡亲到台湾参访逾一百次,积极谱写推进两岸交流和往来的新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6,780评论 6 52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7,642评论 3 41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4,427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220评论 1 30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026评论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44评论 1 31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643评论 3 43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1,796评论 0 28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300评论 1 32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281评论 3 35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426评论 1 36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7,988评论 5 35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684评论 3 34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090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11评论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002评论 3 38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409评论 2 3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