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思维导图,你可能并不陌生——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的东尼·博赞先生发明,是一种思维训练工具,也是一种改变学习方式的利器。
自创立以来,思维导图就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微软、波音、IBM、麦当劳、惠普、迪士尼等世界百强企业将其视为重要的管理工具,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的学子们纷纷表示自己在学习中,思维导图是其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
那么,我们该如何阅读一幅思维导图,又该如何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呢?
【阅读一幅思维导图】
画思维导图前,我们要先学会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看一幅思维导图。
首先,看到一幅思维导图,我们要先找到这张图最中间的地方,即中心主题。
看完中心主题图后,我们接着要看中心主题延伸出来的第一阶线条,它们与中心主题直接相连,从中心主题向外延伸,由粗到细,我们将其称为主干。
找到主干后,我们再依序看每个主干后面接的线条上面有什么信息,我们将其称为支干,支干是对主干的补充说明。
【动手做一幅思维导图】
画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是根据绘制的目的,确定主干和支干的分类标准。
如果你要绘制的是一周待办事件的思维导图,那么,你就要依时间区分。
分好大类后,你就要自由联想,安排出每天的任务了。
如果我们能经常做自由联想,那么当我们遇到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时,我们也更能理解和接受了。
那么,在无形中,我们的心胸也会更加开放了,包容度也会慢慢变大。
现在,让我们把关键信息,组合成一幅思维导图吧。
第一:准备好你的工具——一张空白的A4纸,然后把它横放在你的面前。
第二:确定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思维导图,有全图版的,也有全文字版的。
第三:着手画出你的导图——画出你的中心主题,然后按照你的分类,先后画出你的主干和支干。
这时,你的思维导图已经初见雏形。你可以画上插图,来提示思维导图的重点。在画插图的时候,你最好采用彩色或者立体的图像。如果你想要使用单色图像,其颜色最好要和文字线条的颜色不同。
【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你知道吗?——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你整理思路,还能帮助你高效地记笔记。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笔记不再凌乱呢?
答案便是——找到「关键词」,然后分类整理。
一般来说,关键词以一个字、词、名句概念为主,是精简后的重点,可以对一段文字进行高度概括。在你找到关键词后,你要按照绘制思维导图的三个步骤,依照逻辑顺序,对关键词分类整理,绘制成图。这样,你就能得到一幅重点突出的思维导图了。
可见,思维导图笔记能让重点更加突出,大大地节省了你的记忆时间。
思维导图不仅能整理大脑中的思维,还能帮助我们快速提炼重点。
自问世以来,思维导图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了生活、工作、学习领域,并被誉为「21世纪全球革命性思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