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IVE HOUSE
来北京的第一年,就知道了Mao Live House,一直想着某天要去听一次。将近四年,忙于工作,忙于恋爱,忙于自己认为应该忙的事情。无数次的聚会、应酬,去过夜店、去过KTV、去过酒吧,却未曾独自去过一次Live House。
想起了在杭州那段时间,因为一位一直有合作关系的老板来到杭州特地约我见面吃饭,饭桌上三人,另一位就是当时认识的杭州一枚从事媒体工作小伙伴(我们姑且称她为小Z)。刚认识的时候,我的这位合作伙伴正在挖她,希望她能够帮他负责起杭州的业务。那是那晚,是我至今喝酒最晚的一次,从晚上七点吃饭,饭店、KTV、夜店,辗转了几次,一直喝到了早晨五点,先后黄酒、伏特加、啤酒,喝到了夜店开始打烊。
早晨五点,我们出夜店的时候,兜售鲜花的大妈蜂拥而上。就个人而言,我觉得这种行为真的特别讨厌,很不喜欢使用弱者博取同情的行为。小Z说,我想帮她,我们都劝阻了她。谁想到这小姑娘硬是掏出50元,找到一个卖花的大妈说:50元给你,手里的花都卖给我吧。当然,大妈欣喜地答应了。她说,即便是他们骗我,但是至少卖完这些她可以休息了。我不能改变整个社会,但我会尽我所能。
走了不到两分钟,西湖边座椅上,一女孩在哭泣,责备着旁边的男友,旁边还坐着疑似闺蜜的人物。从情景来看,可能是男孩惹女孩哭了,男孩又想劝他走,女孩不愿意,言语中似乎也没有太顾及她现在的感受。原本是一场看起来正常不过的情侣争吵,也许是酒精的作用,原本也是刚好路过的我们。小Z说,我想把花都送给她,不想让她哭了。我们也就应声支持了她。担男孩会对她有所冒犯,我们也一并走了过去。小Z把手中所有的花都给了女孩,也顺便说了,这样一个让你大晚上在这里哭泣的男朋友,没有留下来的价值,该甩就甩了!屈就于我们的呵斥,以及女孩闺蜜的劝导,男孩对小Z发起“你谁啊”“关你什么事”的质问过后,也没有发生什么纠纷。
现在想起这些事,似乎也并没有觉得有多疯狂、出格。那次认识过后,跟小Z成了朋友,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也经常约在西湖边的黄楼一起小酌。我也没想到,自己期盼那么久的live house之旅,是在杭州开始的。那成了我在杭州的日子,除了看电影,第二件可以例行的一件事。
而北京的第一场live house之旅,则是在上月的江湖酒吧,因为一首歌引发的冲动,之前有提及过。(《此心安处是吾乡》 )
关于电音
细数过去的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的播放器清单里面一直播放都是电音。说实话,电音真是神一样的存在,当你无聊、悲伤、无助的时候,你会发现听什么歌都听不进去,每一个流行歌手都在歌的旋律或者更多是歌词里面加入了自己的个人情感。而电音,这种跟嗑药的纯音乐一样的玩意,却只有一个目的:让你嗨。
好多次想要写一写最近听电音的感受,总是想写的时候写不出来,因为的确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如果要说,往前倒数这段难熬的时间里面里,电音的确帮了我很多。也就像云音乐里面的某句点评,听电音的人都是孤独的。
关于自我救赎
这些孤单的日子,每天都翻看这些live house的演出排期,感兴趣的,统统都想去看。突然受够了这一个人在家里难过悲伤的日子,也或许我只是的想要找自己。
存在感!
很多时候,拯救我们的,都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别人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你想要的梦和自由,诗和远方,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你不想要的苦痛和挣扎,悲伤和失落,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这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傻子,谁都有自己的想法,谁都有自己的视角。所以,沟通才能成事。
很多事情,不如意都是因为自己想要的,和自己能力不匹配。要么,降低预期,要么,让自己更牛逼。
保护和自我保护,救赎和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