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女孩,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白天妈妈去上班,她就一个人待在家里。
小小年纪就要日复一日地整天独自在家,一定会感到寂寞无助,痛苦难熬吧?说不定还会变得郁郁寡欢、不快乐呢?
然而,她上高中时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却说自己从未觉得孤单,原因在于——妈妈每天晚上一定会读书给她听。
这是《当孩子遇见书》里讲到的一个真实故事,“妈妈读书”原来有如此大的魔力,可以消解掉小女孩一整天独自在家产生的所有负面情绪。现在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没有很多时间陪孩子,一个名词“高质量的陪伴”应运而生,那什么样的陪伴才算是高质量的呢?有人提到专注,有人强调仪式感,还有人说一定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真正高质量的陪伴,一定是能够帮助孩子消除负面情绪,超越眼前的现实,看到更加高远更加广阔的世界,内心充满喜悦与希望的。
严歌苓说读书是美化灵魂最简单易行、又不昂贵的方法。陪孩子读书也同样是给予高质量陪伴最好的方法。《当孩子遇见书》告诉我们:从小给孩子读绘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父母能留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这本书以孩子为横线,以绘本为纵线,书中没有任何深奥的道理,只是以令人信服的实例、平和快乐的语气将绘本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什么样的绘本适合孩子以及如何读绘本等问题娓娓道来,让人读完后不由得对给孩子读绘本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作者中川李枝子是日本国宝级的保育员,绘本育儿践行者和倡导者,有着丰富的育儿领域经验,也是获奖无数、深受欢迎的儿童作家,最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人。读着她的文字,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那种平和、喜悦、富足的感觉,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一、绘本是阅读的入口,也是人生的入口。
01.绘本能极大地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
孩子在玩耍中成长,而绘本就是最好的玩耍,因为一起读绘本的孩子们有很多共同体验,极大地丰富了玩耍的方式,在故事中感受到的快乐和喜悦,也能提高玩耍质量。
《当孩子遇见书》中举了很多孩子们扮演绘本中的角色进行玩耍的例子,真是生动有趣,大家乐在其中。这种玩耍带给孩子们快乐的同时,还能极大地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认知和各种能力,迅速成长。
02.绘本能增加关系的深度,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相通的快乐。
每次有孩子刚来保育园,中川李枝子会将其抱在膝盖上读绘本,这能有效帮这些孩子消除陌生和害怕,很快融入集体。经常共享故事,也让这些孩子们很有默契,只要有谁喊出一句绘本中的台词,其他的小朋友们立即进入角色,开始玩耍起来。
同样,孩子们也会和给他们读绘本的老师产亲密深厚的感情。所以作者建议父母经常给孩子读绘本,这种共同的情感体验能让彼此感受到心灵相通的快乐,增加亲子关系的质感和深度,正如开头提到的那个小女孩一样,因为有妈妈每天晚上的故事,女孩并没有因为妈妈白天要忙于工作而感觉到被忽视和冷落。
03.绘本能让孩子幸福、平和、自信,对人生怀有希望。
绘本中那美好有爱的故事,能让孩子拥有愉快而丰富的内心体验,心里播下“活着就很美好”的种子。《月亮六便士》的作者毛姆曾说:“有读书习惯的人,等于拥有了保护自己的避难所,几乎能避免被人生的一切不幸伤害。”
中川李枝子在17年的保育工作中,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绘本,而且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回想起在保育园度过的时光,无一例外地都会说起最让他们高兴的就是请老师读绘本的时间。
不仅对孩子,读绘本的人自己也会受益,作者多次提到,读绘本使得自己情绪平稳,收获能量,得到滋养。
二、能让孩子爱不释手的,就是最好的绘本。
关于如何给孩子选绘本,中川李枝子确信:孩子生来感性敏锐,喜欢的都是真正的好东西。
01.素材贴近孩子生活,易于理解的绘本。
孩子是最真实的,首先关注的都是看起来开心和有趣的事,对于绘本,孩子更是最诚实、最挑剔的小老师,无论价格多么昂贵,大人看起来是多么精美的绘本,只要素材远离孩子的生活,故事无法理解,孩子就不会喜欢。
02.孩子喜欢的绘本。
邻居洋洋妈妈说,她特意买了一批符合孩子年龄、很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可洋洋根本不爱读书,真令人烦恼。
其实据我观察,洋洋不是不爱读书,而是不爱读妈妈硬塞给他的书。《当孩子遇见书》中说:读书的快乐来自精神的自由,被强制和被人横加干涉都不会得到快乐。读书的快乐是属于个人的,对书的喜好也是因人而异。
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父母少一些控制欲和功利之心,让孩子自由选择,他才能保持读书的乐趣。
03.未经删减、改编,图画比例和谐的绘本。
许多父母怕孩子看不懂经典原著,喜欢买一些经过缩减、改编的书,还有的绘本图画会故意把小孩子画的很可爱,或放大人物脸部的比例等,想让绘本更易理解。也许孩子知识不够丰富,可孩子的感受力和审美却是远超大人的,以为孩子不懂,是大人的自以为是。
中川李枝子以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不管是面向孩子改编的故事梗概,还是专门讨好孩子比例失调的图画,都平淡无奇,根本无法让孩子爱不释手。
04.绘本在精不在多。
一位同事让我推荐绘本,我把儿子果果特别爱看的一套绘本链接发过去,她看了看却说:这也太贵了吧?才6本,可价钱足够在超市书摊买10本,我看超市那些质量也很不错。
其实好的绘本,主要在于内容。如果买绘本的预算有限,那宁可少买几本,也一定要买内容好的。《当孩子遇见书》也说:“对孩子来说,拥有三册真正喜爱的绘本,远比拥有十册无聊的绘本更有满足感。”
三、给孩子读绘本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01.追随孩子的兴趣。
前两天朋友正为女儿童童不爱读书发愁,她说刚翻开还没读上几句,童童就往后翻,一本还没读完,抢过去合上,又翻开另一本。
可中川李枝子说,这恰恰是孩子对书感兴趣的表现。她认为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将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只需抱在膝盖上,任由孩子随着兴趣,不管翻开哪一本,翻到哪一页,父母读给他听就好了。
孩子的兴趣随时都在变化,今天喜欢的,可能明天就不喜欢了,也有才读完一行就合起来不让读了,这些都无需担心,只要父母真心喜欢,孩子肯定也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02.反复地读孩子喜欢的绘本。
我儿子果果特别喜欢重复读同一本书,有的绘本都读过几十次了,还要求读,开始我嫌烦,极力鼓动他挑选一些不常读的书。后来才了解到,孩子做任何事都喜欢重复,读熟悉的故事,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让他非常有安全感。
《当孩子遇见书》中也说,不要急急忙忙地逼着孩子奔向新东西,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孩子不急不忙仔细地品鉴,如果不停地给予新东西,孩子就会失去品鉴的时间,这种重要的能力也会被削弱。
03.读绘本时避免说教。
上面洋洋的例子中,妈妈给孩子选择的都是“有用”的绘本,蕴含着很多的大道理,读的过程中,也总是忍不住教育孩子要从中学习这样那样的品质。孩子天生讨厌说教,为了避开妈妈的说教,顺带着连读书的乐趣也割舍掉了。
其实好故事自带力量,而孩子天生有着最敏锐的感受力。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用说教败坏孩子读书的胃口,只要孩子对阅读拥有极大的热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能源源不断地从书中汲取养分,让自己成长为最好的样子。
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爱,可真正最好的爱,不是为孩子积累多少财富,也不是协助孩子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让孩子获得感受幸福的能力。《当孩子遇见书》中,中川李枝子说:“保育员的本领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保持幸福的状态,书和绘本在此给了我极大的帮助。”父母也可以借助书和绘本,让孩子拥有幸福、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