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学的路上,优忧问:妈妈,小学的老师都很严厉吗?
一下子,妈妈有些不知所措,妈妈反问:你希望,小学老师是严厉,还是不严厉呢?
优忧弱弱地说:不严厉。
妈妈说:你希望,自己遇到的小学老师是不严厉的,对吗?
优忧答:对呀!
妈妈问:那如果当老师严厉的时候,你愿意,提醒她,说,你现在,有点生气,烦躁,是吗?
优忧答:妈妈,我不敢。
妈妈问:当老师严厉的时候,你不敢和他(她)这样说,是吗?你担心他(她)会批评你,是吗?
优忧说:是呀!
妈妈问:那你知道,当一位老师严厉的时候,他(她)怎么了吗?
优忧说:不知道。
妈妈说:妈妈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我严厉的时候,是因为上课的时候,被打扰了,而且是很严重的打扰,让我都没有力气把课上好了,在那个时候,所以,会选择用“严厉”的方式,保证课堂的秩序。
那个时候,其实也是老师很无助,很无力的时候,他(她)也需要一些支持与合作。
所以,当你看到一位严厉的老师时,他(她)可能也需要你的一些帮助与支持哦!
你可以,先调整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妈妈想说的是,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什么样的老师,而是,你如何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给老师添麻烦。
【感悟:这份突如其来的提问,让妈妈有些不知所措,也体会到孩子在临近幼小衔接的此刻,他心里也是有着一些担心与焦虑的,他想知道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但却表达不清楚;他害怕,未来的生活可能和他听到的负向的表达一样,他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样子……各种担心、紧张、害怕,或许,也占据在他每天的生活中,这份衔接需要关注的心理感受与变化,比可见的部分更加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