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有三天的假期,转眼有两年没有回过故乡。已经忘却故乡的温度了,实在惭愧难当。回到家里便和弟弟沿着山里的马路,一直向沟里行走。冬天的北方没有了生机盎然,四处都是萧瑟和凋敝。路上也没有什么行人,让原本安静的山村,透出一股凄凉的味道。
山沟的尽头平坦的土地上,几栋商品房蛮横的屹立着,却没有烟火气。据说每到夏天,这小山村便会沸腾起来,人潮如织。曾经听到城里人看房时豪爽的说:“在这里买一套房,也就在五道口买个厕所”。也曾看到过,城里人站在大南瓜旁,伸出食指和中指做一个大V的手势,脸上笑开了花。
乡村是座围城,城里人想进来,村里的人想出去。想想用不了多久,世代耕种的土地上便不会有作物了。那便是凋敝过后的荒凉。
就着买菜回家的空,去老屋转了转。据说还是我太爷的时代修建的,想当年应该是很气派吧。三间正房,一间东厢房。厢房的墙上,挂着那个年代的生产工具。还有一些生活用品,经过这么多年依然保存完好,连上面的尘土都不忍心拭去,生怕因此而失去时光烙印。墙边的纸箱里,还有八十年代的教材,只是封面上落了很多灰尘,教材上写的那个名字是老叔的名字,他在壮年便随风而逝。想起来唏嘘不已,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