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机削弱齐国。(二)
苏秦到齐国任官,并不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来,而是肩负着另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件事还要从燕国说起。
燕王哙时期,燕国国相是子之。子之这个人工作能力很强,又善于钻营权术。一方面他把燕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一方面获得燕易王的无原则信任。公元前318年,燕王哙甚至将自己的燕王之位禅让给了子之,为了将这次禅让进行到底,他将所以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管理。这位国君真是奇葩到了极点,为了博求所谓的贤人之名,不惜祸国殃民。
燕易王真是很傻很天真。他认为自己将王位禅让给子之,子之再将王位禅让给自己的太子,定会成就传世的佳话。但是,你傻,不代表所有人都傻。王位传出去再想拿回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太子平还是比他的父亲燕王哙有点脑子的,他一看自家的江山就这让被别人拿走了,而且还是让这样一个满腹心机的人拿走,这让太子平十分不爽。
于是,他与将军市被起兵攻打子之。但是子之当时既得军心又得民心,太子平率领的这场战阵毫无悬念的失败了,战争还么打完,例外一只大鳄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这就是齐国。
在太子平起兵之前,齐宣王曾经派人找到太子平,跟他说齐国支持他拨乱反正,并愿意尽一点微薄之力。其实齐国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太子起兵的决心。就在太子平连连失败的时候,齐国军队在名将匡张的率领下开到了。太子似乎看到了救命稻草,而齐国那些旧臣也欢欣鼓舞。救世主出现了,于是他们打开城门,夹道欢迎这些帮助太子清君侧的齐国军队。毫无悬念的,子之的军备很快被剿灭,但是齐国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他们不仅拿下了燕国大部分土地,还杀死了燕王哙。
燕国从太子平到那些旧臣以及到老百姓才突然醒悟,这是引狼入室,齐军这不是救苦救难的救世主,而是不折不扣的强盗。他们杀掠百姓,盗空燕国庙堂中的珍宝,一把火烧了燕国的祠堂,从所谓的帮助燕国整理国内事务一下子 变成了赤裸裸的侵略。但是为时已晚。燕国就这样几乎被颠覆了,成为了齐国的殖民地。燕国的珍宝、人才、美女统统都被齐国人拿走。燕国已经名存实亡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在韩国做人质的燕国公子职被赵武灵王送回燕国做了燕王,就是大名鼎鼎的燕昭王。他痛定思痛,决心重新振作,将来一定要报这灭国之仇,把齐国抢走的财富和女人抢回来,还要把齐国的珍宝和女人抢过来。一方面,燕昭王整顿内务,卧薪尝胆,使燕国的糟糕情况一步步好转,另一方面他关照天下英雄豪杰,将这些人才纳为己用。其中就包括苏秦、乐毅等。
苏秦来到燕国,收到燕昭王的热情接待和重用。燕昭王把自己要报复齐国的热切愿望告诉了苏秦。苏秦替燕昭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式,他认为燕国实力不及齐国,需要等待时机,徐图之。于是,燕王与苏秦定下计策,由苏秦到齐国做间谍,一个是挑拨齐秦之间的关系,使这两个大国不能结成同盟。第二个是鼓动齐王灭掉宋国,以引起齐国周边国家的不满,从而进一步鼓励齐国。第三,苏秦在齐国要做好燕国的内应,一旦发生不利于燕国的事情,需要苏秦在齐国斡旋。从后来的发展情况来看,以上几点目标都实现了。
在魏冉忽悠齐闵王称帝的事件当中,苏秦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表面上看的确是为了齐国利益着想,但实际上深层的阴谋在逐步展开。齐国不称帝,等于打了秦国的脸。从后来秦王不得不取消西帝的称呼来看,齐秦两国之间的联盟关系已经大大被削弱。此一举破坏了两国的交好。而齐国的日子好过了,也就更容易做出攻伐宋国的决定。
为什么齐国一定要打宋国呢,这里面有直接联系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齐国和宋国的关系。宋国一直是战国当中一个比较富庶的国家,周边的国家都对其虎视眈眈。暂看一下齐国。齐国这个国家东侧为海,北侧是燕国和赵国,西侧是魏国、韩国,南侧是宋国鲁国和楚国。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一定是要扩展自己的地盘的。齐国的方向在哪边呢?
北侧燕国,曾经无耻的占据过,但是后来发现,燕国这块骨头不好消化,一是太大,二是小规模战斗总是不断,十分不好收拾。赵国这个国家战斗力不弱,比燕国还难对付,也不能动。韩魏两国是标准的狗腿子,留着他们还是有用的,楚国是刚收的小弟,蜜月期还没过,鲁国是周朝文明的象征,也不能轻易动他。那剩下的只有宋国。宋这个国家当时的国君是个标准的暴君,他没事残害百姓和忠良也就算了,还将各国国君的铜像放到厕所里,供其玩耍戏弄。当然,我们可以相信,这个宋王偃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和更加卑劣的手段对待这些铜像。任何国家攻打宋国,都可以说是以仁义之师攻打无道昏君。但是,还是那句话,由于大家都知道齐国和秦国都在盯着这块肥肉,于是谁也没敢先下手。
而苏秦在这个时候,一方面挑拨齐、秦之间的关系,使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一方面联络诸侯国,并将秦国准备伐赵的信息透露出去,终于形成了齐、韩、魏、赵、燕伐赵的局面。这给秦国一个措手不及。面对这一情况,秦国只能示弱,不得不取消帝号,割让五城以求自保。
到现在为止,估计各位看官也许以为齐国势强,秦国示弱,那秦国是怎么扭转的这次局面呢?而齐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局势突然逆转呢?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