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工作吗?》探询工作的真谛

      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占据了极大的比重。每天清晨,无数人在闹钟声中醒来,匆忙洗漱后奔赴工作岗位,努力完成每一项任务,满心期待通过努力获得晋升。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复杂的数据报表,还要负责会议安排和客户接待等繁杂事务。每天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可静下心来,我们是否曾问过自己:我们必须工作吗?

      不劳者不得食,我们是为工作而生还是生而为工作?我们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工作成为生活的全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各种工具都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而人却恰恰相反,我们不是为了某个目的比如“生产力”“效率”“成功”而存在的,区别于机器,人拥有自由的意志。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匆匆抵达终点,我们不应仅为生存而忙碌,更应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们必须工作吗?答案是肯定的。工作意味着人们要为他人付出努力、为他人做贡献,贡献感会使人认可自己的价值,这样看来,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积累信心与勇气,进而更好地融入人际关系与幸福的途径,我们可以在不同工作阶段找到工作的意义。

      作者在40岁时有了人生中第一份全职:精神医院心理咨询师。可是当他欢欣雀跃的踏入职场时却发现明明职位是心理咨询师,做的确是前台的接待工作,可因为全职工作意味着稳定的收入作者无法说出辞职。回顾到这里作者就提出当我们意识到目前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将来的发展时需要有决断力,立刻改变方向更换工作。这之后的某一天,作者听到接待工作并非轻而易举至少要护士长级别的水准才能胜任,这句话极大的改变了作者对接待工作的看法。负责接待的人,必须要根据患者的描述,引导他们去正确的科室,每一个快速准确的回答,都要依赖大量的医学知识,并且对医院的组织架构了然于心。了解到这一点后作者不由得为此前的轻视感感到羞愧并决定此后更加认真的面对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电话时只听声音就能得知姓名并且无需病历就能准确说出病情和症状,能得心应手享受到这份工作的成就感,体会到接待工作的真正乐趣。

      自己的行为能够让对方开心,就能从他人的喜悦中获得贡献感。我们能从他人的喜悦中感受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融入人际关系的勇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