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营企业里面,特别是在技术服务型的公司工作,多掌握几门技术以及知识一定会比大多数更加容易走向职场成功。而时间和精力上的问题是最困扰上班族们的。第一,有时间,有精力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好;第二,有一些时间,精力却不够,回到家就累了;第三,精力有余,却感觉时间不够用。在总结了自己近一年来的工作之后,我认为还是要培养或者建立一个职场技能高效学习系统来帮助自己学习提升。当然,这类学习是有它的局限性的,单位学习时间不长,而且,只能作为系统知识学习的辅助和职场技能的额外提升,无法代替系统的学习。
一、问题产生以及收集---学习目标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同一种问题遇到很多次了还是要查书籍或规范,有一些业务上的问题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不懂很被动但又没有时间进行系统性地学习。我想说的是,这些问题就是快速学习的目标。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通才,在技术型为主的公司里面,每个人都有其擅长的专业领域,因此,对这些遇到的问题和障碍用快速学习的方式去解决就能够打通我们很多在工作上的阻碍。这类问题的来源有很多:自己工作遇到的问题、业务问题、犯错、其他同事遇到的问题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收集这些问题,并思考如何通过系统的方式解决并掌握它。
二、学习资源的高效攫取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在解决问题之后再去回顾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就是因为缺少对学习资源的整理和把握。举个栗子,当我们遇到一个专业问题不懂要查规范书籍的时候,才想起来这些书自己不知放哪儿了,或者没有,于是花了十几分钟或者半小时去寻找这样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学习欲望已经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人都是有惰性的,这样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会因觉得这样的知识学习很麻烦而不愿去行动。而另一些时候,是因为不知道通过哪些渠道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所以,对于自己日常工作范畴内所涉及的知识,有规范书籍对应的最好都备齐,并且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拿到并看到;其次,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书籍和纸质资料,你要知道在部门或者公司内部谁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并知道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快速建立起学习的渠道。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网络。
三、如何学?
1、用什么工具
不论是问题的收集还是学习资源的获取,都涉及到学习工具的问题,基本原则是:简便、高效、可重复利用。对问题的收集还是倾向于最原始的工具:纸和笔。笔记本可以保持翻开的形式,放在桌上手够得着的角落,只要想记录问题的时候,5秒内就能拿到,而且手写有助于加深印象。用App我认为不够简便,因为从打开App到选择分类,最后建立新笔记,是一个过程,太慢了,不容易坚持。用纸质笔记本的还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锻炼笔记术,记笔记也是一门技术活。当然用印象笔记也不错。
2、方法
学习的整个过程如下:明确问题指向-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笔记迭代-实操-回顾-完善-再实操。这个过程思路来自于《学习之道》的作者芭芭拉。这中方法最简单,最容易坚持,也是最有效的。
四、输出
1、输出有很多种方式,自己总结,技术总结,和他人交流,上网发帖等等。输出一定是自己写,这个环节很重要,只有有了输出,整个学习循环才算闭合。
2、产生价值。当然,最有效的输出就是在工作中利用这种学习成果创造价值。
五、时间控制
时间问题是必谈的。基本上,在工作的过程中,记录问题的时间最多也就1-2分钟,最关键是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其次,在记录问题后,要安排时间进行学习。我认为比较好的时间是在下班后半小时的时间,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梳理和理解,并对其进行归类,如果是简单的,那就直接一次学完,如果是需要后期进行系统学习的,做好记录另外安排时间。
学而时习之。这种学习方式说起来还是有一些碎片化,因此还是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总结和回顾,最好是一周一次回顾,一个月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梳理。这个系统性的梳理是非常重要的,是将自己所学进行结构化和系统性的归纳,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这样的知识才能够随时利用、迁移,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