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那年,我和父亲逛街的时候,碰见有人在路边绘画。
眼瞅着那个年轻学生,靠着一根铅笔,刷刷画出来一幅逼着的街景,年幼的我当即拽住了父亲的袖子。
我说我想学画画儿。
父亲当机立断,带我去了那个年轻人所在的画室,给我配齐了要用的东西,从那之后的三年,每个周末,我都会背着画板去老师那里学绘画。
九岁那年,我的作文第一次被贴在表彰的黑板上。
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着,那篇作文是我苦苦构思了一个星期,认认真真写出来的。
当时同学们围在黑板边问我,“这是你自己写的好还是抄作文书的?”
“当然是自己写的啊!你们可以去问我爸妈!”
13岁那年,表妹决定学葫芦丝,简单几个星期后,她当着我的面断断续续吹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我也想学乐器。
迫于学业,计划暂停。
知道高中毕业,我才终于有了重启音乐计划的机会。
那是一把周身散发着幽幽木香的吉他,抱在怀里的时候,是我很喜欢的那种雨后的泥土味道。
在大学开学前的时间里,我拉着表妹,花了三周的时间,成功入门了吉他演奏。
很幸运,现在的自己,在周围人打游戏的时候,我可以拿起铅笔画一幅素描,也可以抱起吉他弹会儿曲子,还可以只是戴着耳机,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一些符合自己调性的文字,或者只是安安静静地抱着书窝在床上看。
我喜欢安静,所以这些事物对于我而言,是远比吵闹的游戏和激烈的体育运动更有意思的存在。
“生命那么长,总得有些什么美好的事情,让我们值得把时间浪费在它们身上”。
我们打游戏,写字,绘画,听音乐,谈奏乐器,看书,旅游,拍照摄影,跑步,打羽毛球,不都是为了在工作之外的时间里,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开开心心的么?不然除去工作的时间,就只在床被间窝着,我想这样的生活,绝不是当代的青年所想要的。
我们在空余的时间里做一切自己喜欢的事情,把这难得的闲暇消费在这些愿意消费的事物上,很值得,不是么?
就像是我们把宝贵的爱情托付出去,在一个自己选定之人的身上,别人就会称呼“浪漫”,同样,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好上的人,也是“浪漫”的。
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是这样一个浪漫的人。
我也希望,碰见一个这样浪漫的人。
(注:文章内容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