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读|艰苦奋斗是走向将军的必然之路
我们的干部走向将军的必然之路,就是要有长期、持续地坚持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永远不变的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这是成为将军的最简单最基础的条件。(来源:《具有“长期持续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永恒不变的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成为一个将军最基本的条件》,2009)
这句话很普通,但做到实在不宜。
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其实都是一个层面的要求——简单。
做到简单,看起来容易但实际不容易。
房子要大一点,车子要大一点,五子登科一起来,欲望都在那里。要革自己的命,真是不容易。
但想成为将军的人,就要把这一条,作为基本功。
其他不说,没了那么多的欲望,才会更专注事业,专注于岗位,才有可能走出同等人做不出的境地。
突然想起曾国藩。曾国藩是天资并不聪明,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笨小孩”。
但是,他能做到艰苦奋斗,艰苦朴素一生。去到那里,都是全部是书,几件衣物,家里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加咸菜。他的脑子,想的全部是事业。
更难的是,够“霸蛮”,坚持不懈,几十年下来,笔记都能坚持到最后一天。
所以他成功了,起码到了他自己所设定目标的高点。
↘ 讲个典故:
这几天,美国是出尽风头:新肺检测出60万,暂停给WHO拨款,有议员叫嚣要中国赔款,特朗普处处甩锅…..在这种多变因素中,我们该如何应对?
今天读到一个典故,貌似很有启发,摘录如下:
僖公十三年: 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平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僖公十四年: 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雠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
翻译过来,并加入事件背景,大致是:
晋惠公原本答应如果秦穆公派兵护送自己回国,那么就将黄河以西的八座城池割让给秦国,但是却没有兑现。秦穆公继位第13年,晋国发生饥荒,晋国向秦国请求援助粮食,此时丕豹建议可以趁机攻打晋国。但秦国公孙支、百里奚认为:丰年和灾年都是交替出现的,每个国家都会碰到,不能因此攻打晋国,而应该援助晋国。秦穆公也说:“晋国国君不遵守诺言,那是晋国国君的罪过,但是百姓没有罪过。”因此,秦国发动全国人民支援晋国。装粮食的车辆据说首尾相连,从晋国的都城一直连到秦国的都城。
等到第二年,很不好彩的,轮到秦国闹灾荒了。秦国于是向晋国求救。晋国竟然不理睬。庆郑说:“背弃恩惠就没有亲人,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图所爱惜的东西就是不祥,使邻国愤怒就是不义。这四种道德都丢掉了,用什么来保卫国家?”虢射说:“皮已经不存在,毛又依附在哪里?”庆郑说:“丢弃信用,背弃邻国,患难谁来周济?没有信用就会发生患难,失掉了救援,必定灭亡。这就是那样的。”虢射说:“即使给粮食,对怨恨不会有所减少,反而使敌人增加实力,不如不给。”庆郑说:“背弃恩惠,幸灾乐祸,是百姓所唾弃的。亲近的人还会因此结仇,何况是敌人呢?”晋惠公不听。庆郑退下来说:“国君要后悔的!”(部分内容,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0ce4d620102wp5m.html)
这两段,是不是和现在的美中境况很像?
哈哈,有兴趣的人,可以反复读一下这个典故。我们现在处理此事的智慧,貌似也是如出一辙。
有时候,觉得我们在重复千年之前的事情,真是唏嘘不已。
真的,多读书,真有好处。
✎ 作者:V哥
₪ 更新:本文为个人笔记。202004014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