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隆重推荐一部日剧《我的家中空无一物》。
主人翁麻衣的居住环境由“脏乱屋”变成“空无一物”,可谓经历重重挑战,不仅是战胜懒散惯了的自己,更是正面对抗传统思想观念的妈妈和外婆。
曾经,她们连用完的笔都舍不得扔,她们的思想观念里从来就没有“舍弃”这个字眼,一切都是值得珍藏的,留着吧,或许什么时候能用得上,嗯,然后,用得上的永远那么点,用不上却囤积的物品却呈几何倍递增,极大地挤占着她们的生活空间。
外婆是念旧的,妈妈是保守的,曾经的麻衣是麻木的。
直到她失恋,直到她想结束自己生命前一刻,想着要收拾和解决掉那些见不得人的“花痴”痕迹,她才猛然觉醒,跨越舍弃的K点。
虽然她变态到扔了妈妈喜欢的盘子,扔了老公赠送的结婚对戒……但最终,她在反省和听取家人意见中得到了和解,带领全家过上了极简的舒适生活。
就是这样一个麻衣,用自己的切身蜕变,给我们总结了太多实用的极简生活小技巧,本小喵将毫不吝啬地分享给大家:
1.针对舍不得扔东西星人,可采用推进式替代法,通俗点解释就是,将喜欢的东西挪作他用,借此将不喜欢的东西舍弃掉。
2.物品也好,男人也好,离别的时候,重要的是要干脆。
3.期间限定远距离法。当你找不到可以扔的东西的时候,可以和物品对话,暂且将它们收到看不到的地方,故意保持一段距离,看是否会想念使用,这也是对需求度进行再次确认。
4.物品摆放采用同色等间距分布法,最多分三种颜色,看起来最齐整。
5.尽量实现一物两用或多用,减少物品的添置。
6.遵循“买一件、扔一件”的原则。买新东西的同时,考虑好相应地扔掉什么东西。
7.很多东西,有了会更好,但没有也无妨,总之一切从简。
8.经常思考如何面对人和物,尽可能长远地与相遇的人和物交往。
9.不在公共区域(玄关、厨房、浴室、客厅等)放置私人物品,公共区域设专人打扫,定期对物品进行分类,根据需要或者不需要决定物品的去留。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自己房间,每个人只收拾自己房间的东西。
10.幻想购物法。这一点真心太有创意了,把自己的衣橱幻想成购物的场所,记住“最后卖剩下的是有原因的”,考虑自己 “会不会再买一次”,如果你会为此而烦恼说明你真的不再需要它了。
11.物品所在地确定法,也就是传说中的物归原位。
12.用只拿一个旅行包去旅行的心态去选物品。对极简主义者来说,仅用极少的生活必需品,就能过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弄个“心头好博览会”,把喜欢的东西排成排,仔细体会那种喜欢的满足感。
13.有时离别会不期而至,对于亲朋的离别,选择放进棺材中的物品,显得格外慎重,当我们凭回忆去安放,逝者会感受到我们的敬意。整理遗物,其实是整理和逝者最亲近的人的内心,希望留下什么,希望舍弃什么。
14.其实,越到最后,扔无可扔的时候,极简生活就不再非要通过扔东西来实现,我们可以注重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