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根据张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张洁,两次获得茅盾奖的作家,这本小说主要讲了她的母亲在最后的阶段的一些故事。
2
被工作、婚姻、琐事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女人,当再加上赡养老人这样的重担,就很难做到心平气和的。所以张洁一方面对于母亲充满怨气,怨她怎么不能够体谅她一下,为什么总是打扰她写作,另一方面又担心母亲的身体,带着她去运动。
人总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帮着拿主意的,很多时候其实心里有答案,就希望这句话从别人嘴巴里说出来。张妈妈头部有肿瘤压迫视神经,不手术会失明,活不过两个年,手术可能会下不了手术台。张洁打电话给他的爱人,爱人主张不手术,这明显与张洁内心的主意不一致,没有听到她心里想的答案。她又去问医生,医生从来不会给出倾向性的答案,只把每个可能的后果告知,张洁焦急的哀求着:“如果是你的家人,你会怎么做”她想得到更加明确的指导。所以能够追出来告诉她,选择手术的那个医生,是真的从朋友的角度帮助张洁分担心里的压力的人。张洁想到去问母亲,母亲就是这样的角色,能够帮她分担困难,指引孩子怎么做。母亲想要手术,她宁愿死,也不要失明的毫无质量的生命,这个连手纸都要节约的老太太,在生命的关键时刻也是希望得到救助的,谁都是这样。张洁悬着的心被母亲安抚下来了,她知道万一母亲在手术台上走了,母亲不会怨恨她,她心就没有自责。可以以后呢,那个帮她一起拿主意的人终将走。死了的人会失去痛苦,但是活着的人会活在对于不可挽回的过去了,会去假设如果当初不。。。
3
我的父亲爱吸烟,我让他少吸,他从来不听,他总说自己今年64岁,活到其实也不算短命,他愿意放飞自我,想抽就抽。劝不动他,我给他买了个大病保险,保到75岁,再往后保费很高,我自我安慰75岁以后,如果。。。也不算可惜。现在想来,不管是多少岁,都没有什么不算可惜。张洁的母亲80岁去世,倪萍的姥姥99岁去世,这份不舍不会因为他们离开的时候的年龄长而递减,反而会因为相处的越久,情感上的需求越浓厚,分开的时候才不舍。5岁的孩子是不会难过很久的,因为能够促动的回忆很少,很快就会适应过来,但是大人会因为一顿饭,一件旧物,一句话陷入无限的回忆。一件物体一旦跟某个人联系起来后,就会不断的被提醒,睹物思人。
4为什么生命最终的老人都脆弱的像一个孩子。张妈妈最后的阶段闹的就像个孩子,说很多胡话,吵吵闹闹。
我爷爷是会计,一辈子兢兢业业,为子女操心,为家人操心,帮着子女带下一代,总是他为孩子们分担,从不给子女添麻烦。他的病早应该被发现,就是因为他的不想添麻烦,直到最后晕倒在地。但是最后阶段爷爷完全变了一个人,每天都点到,这个有没有来,那个有没有来,就希望4个子女都放下手上的工作,陪着他。而且他愿意折腾,一会要下地,一会要拔胃管,把他的手绑在床上,他就又喊又叫,杀人啦,杀人啦。看着让人心疼,于是子女们就会引发一场争执,关于要不要给他松绑。恐吓他,哄骗他,都没有用。有一天他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再一看,胃管已经被拔,“象鼻子被你拔啦?”他笑的怯生生的,像犯错的孩子。
没了胃管的爷爷不能吃饭了,喝水都呛。送去医院再插可不是容易的事,怎么也插不进去,卡在喉咙口难受的要死,医生换了一个又一个,管子换了一根又一根。最后把牙齿都拔了,手伸进嘴巴了,才插上。满嘴都是血的爷爷让人心疼,心疼的子女说,让他长点记性,看他下次还拔不。这一折腾爷爷蔫了,折腾不动了,任凭大家怎么照顾他,他也说不出哪里舒服哪里不舒服了。
折腾的动的爷爷还活着,希望在最后的时间引起家人的关注,就跟小孩故意激惹大人一样,折腾不动的爷爷已经死了,随意被搬弄。有时候想,这样还真的不如死了。可是我们不能再去找爷爷商量,要不要拔了呼吸机,从此之后那个帮子女拿主意的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