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浮气躁,是我最近最最深切的感觉。刚刚写作群里的小伙伴还在一起讨论:靠写作挣钱怎么那么难呢?
今年也老大不小了,身边的同学、朋友一个个都在规划着自己的五年计划(结婚生子,组建自己的小家庭),不久前有个同学还在跟男朋友看房,准备结婚了。……孤家寡人的我,却还在天天算计淘宝上的哪件东西划算、省钱。生而为人,我想要自由自在地买东西的权利,可以买自己看了好几遍的裙子,可以每周犒劳下自己大吃一顿,可以买自己心仪已久的化妆品……可是,这些权利对一个仍在向父母要钱的穷学生来说都不现实,所以,为了争取这些权利,跳入了写作这个大坑。
然而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很多人都觉得靠写作致富是个很好的门道,动动手、动动笔,就可以挣到钱,又经过各个公众号、写作课程等等的吹捧:月入过万……不断刺激着我这个普通却又想挣大钱的人的心,一切都貌似So easy。课程报了,钱却没见着,说好的7天入门呢?说好的14天成高手呢?说好的21天靠写作月入过万呢?我们只看到了这些字眼,却没有想到这些自媒体大牛背后有多少个7天、多少个14天、多少个21天的积累与坚持。
严歌苓在《一席》演讲中提到她在美国大学学习的职业化写作对她的写作生涯影响甚大,她说:要成为一个作家,除了50%的天赋和30%的自身努力以外,还需要20%的职业训练。
很多时候,都妄想可以一步到位,那颗早日致富浮躁的心却忽略了自身的缺陷(天赋不够,还不想努力,报的课程也不多多练习)。一次一次地被拒稿,如此循环往复,昭示着“此路不通”四个大字,可能就另寻他路了吧。
最近一直在追《原来你还在这里》,章粤的父亲对沈居安说了这么几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怎么可能一步到位呢,有过一两次的失败,让心沉下来,不见得是坏事。
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这两个词是很多人的“梦想”。网络上有很多年轻有为的90后,感觉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出身、上着同样的学校,甚至上的学校还不如我们,他们却可以走上人生巅峰。我也曾幻想过自己可以过着白富美的生活,可以实现收入过万。你呢?
也许你仍跟我一样坐在教室里发着呆,玩着手机,打着游戏,看着小说,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听不进老师讲的课,躺在床上做着白日梦就月入数万。但现实是我除了丰富的想象力之外,依旧一无所有。
之前很喜欢看《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学霸》,理由之一就是何猶君。
他的履历很多人应该比我清楚,我就详细介绍了。(不知道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哈。)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而且才23岁(95年),除去豪门争斗不谈,他没有靠家里,没有借助父亲的财力支持去闯荡江湖,更是拒绝了“世界最大金融公司”的工作邀请,而是选择在上海的一间小小的格子间自己创业,我们以为富二代的生活可能就是跟电视剧里演的一样,但是他也和众多上班族一样乘地铁上班,去普通餐厅吃饭,加班时啃面包、吃泡面更是家常便饭。
(最近看新闻,听说他的公司上市了。)
本身有着优势的人仍然可以一步一个脚印,沉下心来去创业,那我们呢?
“焦虑”这个词大概都被用烂了吧,我们天天焦虑,焦虑“论文写什么,”焦虑“怎么挣钱”,焦虑“挣个钱怎么那么难”,其实我们可以不用那么焦虑的,不用那么着急的。我们焦虑大多是因为害怕被丢下,害怕跟不上趟。大可不必,“因为希望一步登天的人,太多太多了,他们迟早会因为步子太大,看不清眼前的迷雾,掉进防不胜防的深渊。”
世界上有那么多被吹上天的挣钱门道,包括写作,被包装成一顿顿免费的午餐,就等着饥不择食的你。所以你一定要把持住,要有定力,要能坚持,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全民写作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有人说写作不需要多好的文笔,需要的是掌握套路,这个不敢苟同。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应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以它的公平原则,过滤掉那些妄想一步到位的人,让你的坚持与忍耐在时间的沉淀下,慢慢修成正果。
正所谓:“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