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的话题我迟迟难以下笔,面对我已经永远无法回报的亲恩,连分享和写作都是一种做作。我最后一次见外婆时她躺在床上,睡眠的时间已经很长,无法自主活动,我带了儿子去看她,儿子有些怕还是大着胆子喊了“祖祖”,外婆抬手想摸摸他,小混蛋吓得转身就跑,毕竟没见过两次面。我抓住外婆的手,外婆意识还清晰“我的亚亚,我是最后一次得见你了吧”,现在想想,恸不能已。
我是她最疼爱的孙辈,可我没有在床前尽孝一天,我总以为还有时间,总借口工作太忙,等我停下的时候,什么也不剩了…外婆的话竟一语成谶,再见面已是天人永隔。“乡愁是一堆矮矮的坟墓”,如今,外婆在里面,我在外面。
写到这里又很想笑。我的初中同学,一个很高很壮实的男生被语文老师抽背课文,他说“后来,乡愁是一堆矮矮的坟墓,我在里面,母亲在外面”。笑着笑着又想哭,那个时候哪懂什么生死悲欢,外婆还在,外公经常站在后门口远望车、路,过年给我压岁钱,外婆总在去小城看我的时候悄悄给我塞零花钱。
想到外公外婆,偶尔也会想到我的奶奶,现在想来也是愧疚和悔恨。我的奶奶姓庄,相传当年是庄家的大小姐,下嫁给了我的爷爷。到底大小姐的财力是多少我不清楚,但是奶奶至死都保持标准的仪态,坐、卧、行都是笔直,吃饭没声,睡姿都合规矩。当别的老太太已经驼背的时候,我的奶奶精瘦笔直,光这一点就让我相信,奶奶肯定是位“大小姐”,只有教养严苛才会有这样鹤立鸡群的气质。
我与奶奶相处甚少,小时候也受到来自大人的怨恨而诸多抱怨,一点点小事都能牵动我被“重男轻女”的神经。有次带着现在的先生当时的男友去看她,她要给我鸡且要我把鸡蛋带去给她的孙子我的弟弟,我怒而不愿,转身便走,我特意带男友看她而她满心牵挂孙子触到了我的逆鳞,眼看我就要上车,她抱着鸡追出来“鸡蛋不带了不要带了把给你的鸡带上好不好”,小脚走不快很着急,先生快跑几步过去接过她手中的鸡跟她告别,我没下车,及至离开也一句话没说。
那次是先生极少冷下脸跟我谈话,原话我记得很清楚“我看着你奶奶抱着只鸡追在你后面,我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我不说话,心里也感到不是滋味。被偏爱的才有恃无恐,因为外婆的偏爱让我对这世界上别的“不偏爱”满心怨怼,但是奶奶即使不偏爱我,对我的一颗心也是满满的真情啊。后来我做了母亲,渐渐理解了奶奶对父亲、对弟弟的溺爱,人非完人,喜欢或许都有先后,更别说爱了。
在外婆的灵堂前,我一直想未来得及的陪伴,因为身外之物而阻碍的脚步,因为不重要的原因而搁置的看望,满心都是悔恨,那一句“对不起”我永远放在了舌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