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来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乐趣是无条件的。当我们对尝试踟蹰不前时,请牢记下面的建议:
1.尝试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2.成功的尝试能收获成果,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智慧。
3.不管成功与否,投入都能带来快乐。
马克·吐温说过:“跳舞,像没有人看着那样;热恋,像从未受伤一样;唱歌,像无人听着那样。”快不快乐,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态! 心态的好坏也决定了我们是有趣还是无趣。
另外,兴趣是会衰退的。如果你的兴趣是赚多少钱这些低层次的需求,那么乐趣会随着你赚到的钱越来越多而减少。而如果你的兴趣是自由、智慧,这个兴趣只能永远接近,没有完全满足的一天。但是追求的过程会让你的力量越来越大。心理学认为,快乐来源“紧张感的释放”,一旦需求完全被满足,紧张感消失,快乐也就没有了。
我们要知道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心灵鸡汤说的“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终究是暂时的鼓舞人心。大部分人还是过着不太成功也不太失败的日子。那些励志书上的名人成功经验大多是被作者美化后的故事。
除了坚持,有时候放弃也是我们通往成功的选择。鲁迅在日本学医时痛彻地理解到,拯救灵魂远远比拯救身体重要,他放弃学医,回国从文,成为一代文豪。
在男女感情上也是,那些不愿分手以死相逼的人在坚持什么?是让对方喜欢还是让对方讨厌至极。打着爱的旗号来伤人,这种无益的坚持是佛教三毒之一的“痴”。
可以说,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很多成功学上用比尔·盖茨的例子,似乎只有退学才能获得成功,事实上也是一碗彻底的毒鸡汤。
首先比尔·盖茨有个富裕的家庭,他才可以毫无压力从哈佛退学,也让他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早一批接触计算机编程的人。经过无数日夜痴迷编程的他,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编程员之一。
其次当时哈佛没有计算机系,就是他最需要的科目。最关键的是,他母亲和IBM高层同是慈善组织董事成员。得天独厚的关系链,帮助比尔·盖茨早早链接上世界上最好的硬件公司IBM。
如果你还有家人需要负担,毕业工资不定,福利保险也没有,你还会做梦自己可以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人生么?马云说过:“少听成功专家的话,多花点时间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当你成为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
什么是成功?有钱、超过别人或者是最终达成某一件事情,都不是成功的意义。成功的本意应该是:越走越近。
电影《荒岛余生》中,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系统工程师掉落一个小岛,社会、身份、爱情全部远离他。他尝试逃离小岛,一次次的失败后,他对自己说:“我不能停止呼吸,因为明天当太阳升起来,谁知道潮水能带来什么?”
人生真正追求的是那些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目标。你可以试着问自己下面的问题:如果掉到一个荒岛,你还会设定一千万、CEO的目标吗?那完全没有意义。也许你想成为一个最负责任的人,想要掌控生命,这些才是你不会改变的成功目标。
当我们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外界,会把自己陷入不可控的焦虑。只有当你把成功定义放在内心,才能够真正获得可以掌控的幸福。
回顾生命,那些让你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是不是都来自于生命深深的底部?《当幸福来敲门》的主角克里斯对儿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当别人做不到的时候,他们就想要告诉你,你也不能。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得去努力争取。”
没必要去羡慕那些走在高处的人,也没必要轻视那些走在你后面的人,因为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当我们纠结于是否能成功时,我们就对自己说:成功是越走越近,那么我现在就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