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中与之打交道最多的应该就是土石方、钢筋还有混凝土。
我们项目部正在施工的这座60米高架桥是由桩基础,桥墩,盖梁,T梁以及路面铺装组成。最重要的部分当属T梁,当然其他部分同样重要,只不过T梁的工艺更复杂,技术含量高,成本也更高!
而这5大结构部位除了桥台由纯混凝土筑成,其他都是由钢筋混凝土筑成。可以说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混凝土的浇筑。
关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稍微整理如下:
(1)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原材料: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这3种原材料和水以及添加剂,按照相关规范标准的比例配合,搅拌而成。
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有要求的,常见的强度有C20、C30、C40、C50。更高强度的比较少见,只有特殊建筑物才需要。
检测:原材料进场后需要及时送到检测单位进行检测,一是通过检测证明此批次原材料是否合格,可以用于施工;二是通过检测得到此批次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在搅拌时的配合比。
原材料的重要性:
而组成混凝土的3种原材料,还有水以及添加剂都很重要,对混凝土的黏聚性、流动性、坍落度以及强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混凝土的强度最直接由水泥和石子决定,但如果水加多了,混凝土的强度将会提升的特别慢。
混凝土的黏聚性和流动性,很大程度由水泥和砂子决定,石子的比例如果加大,砂子和水泥的用量势必减少,黏聚性和流动性将大大降低。
水则是把所有原材料组合在一起的最关键的材料,一般要求水要干净,如果泥沙太多,也势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并且水的用量多少,也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稀稠度,黏聚性、流动性以及坍落度。水加多了,则混凝土太稀,黏聚性不好,流动性和坍落度加大;水加太少,则混凝土太干结团,坍落度小流动性差,不利于下料浇捣。
总之原材料及配合比非常重要,是混凝土是否达到施工要求的先决因素。
(2)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
混凝土的运输工具主要就是混凝土罐车,而运距是关键。由于正常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2个小时,而运距长短决定了混凝土在路途中耽搁的时间,还要考虑现场工作面浇捣的时间,一旦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就要作废处理。
还有搅拌站出料时间也要考虑在内,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浇捣,提前拌料,使来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续上,使得浇捣可以连续作业,缩短混凝土的停留时间。
(3) 混凝土的现场浇捣
在工作面上,正确的浇筑振捣方式决定了最后的混凝土成品是否能达到强度要求及外观要求。
混凝土振捣的作用:
1、 混凝土能够与模板贴合,充分挤满整个料仓,从而钢筋被混凝土完整包裹。
2、 混凝土的石子下沉,水泥浆上浮形成平整的混凝土面。
3、 混凝土当中的空气通过充分振捣排出,减少蜂窝麻面的形成。
关于混凝土的施工要点今天就讲这么多,算是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不喜勿喷!
说个题外话,总是在很多小说或者美文中偶尔会看到这么一句:在这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中…..
其实我要澄清一下,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是水泥,而水泥遇水后会产生水化热反应,是会产生高温的。而且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强度还在缓慢上升,而且会持续产生热量。
所以冰冷的是人的情绪,并不是钢筋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