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治愈》PART5:跑步姿势很重要

错误跑姿——“坐着跑”

跑步时双脚腾空后身体重心落在屁股上,像坐在板凳上跑。会导致大腿越跑越粗,还伤害膝盖和脚踝。

判断“坐着跑”方法:

1.跑步时把手自然搭在臀部,如果手感受到了额外的抵抗力,就意味着臀部被留在了后面,如果手只是感觉被放在臀部,没有额外受力,就是正确姿势。

2.有没有出现过度跨步。判断1,看后腿是否是绷直的,用力蹬地跑步时,后腿是绷直的,只有直蹬的时候才会有力量。判断2,看脚着地的位置是否在膝盖前方,如果是就是过度跨步,这样会形成剪应力,导致膝盖受伤。脚的落地点,最好是在身体的正下方。

•过度跨步导致足底筋膜炎和关节受伤

•脚后跟着地导致头晕目眩(脚掌才是人体天生的缓震器)

正确跑姿——“重力跑”

重心前移,利用自重获得向前的动力,用大腿后侧肌肉和臀部肌肉,顺势拉起腿部,注意没有蹬地动作,着地时,全脚掌或是前脚掌先着地,脚的着地点自然落在臀部下方,配合合适的步频和步长,轻松往前飞奔。

优势:省力、塑型、不易受伤

!如何达成“重力跑”

1.重心控制训练

2.拉起腿部训练

跑姿相关知识要领

1.合适的步频

步频即每分钟脚着地的次数,建议是180步/分钟以上。可以通过QQ音乐、喜马拉雅搜索180步/分钟步频的节拍,踩着节拍跑。

提高步频的好处:有效防止受伤;可以跑得更省力、提速更快。

2.头部

跑步时眼睛最好平视正前方,不要低头,否则会给颈椎产生压力,还要下颚微收。

3.摆臂

跑步过程中,手往上摆时最高到胸部中间水平线的位置,往后摆到腰附近,摆臂不要超过身体的中心线。

4.脚

速度不同,抬脚高度不同:轻松跑——小腿位置,节奏跑——膝盖位置,间歇跑——膝盖往上高度。另外,脚踝要放松,膝盖、脚尖最好朝向正前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