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为什么口是心非?你到底想过为什么吗?
原因是因为人会基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角色、所在的场景和个人的认知判断,选择性地说一些他觉得正确的话,也许是因为出于对别人的尊重,或者是基于对自己的影响的考虑。所以在这个场景中所谓“正确的话”,并不代表这个人真实的选择。
所以,要是不是在公开的角色中,或特定的场景下,你回家自己看个影片、选个产品,逛个淘宝,京东之类的,我们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真实需求来。
所以在特定的场合和情景下,我都都是基于自己的角色在表达,所以不要被言辞迷惑,而要想办法看到用户的真实选择。
你有想过一个好销售和好产品经理的区别是什么吗?
前面我们讲了人的情绪:愉悦与不爽,愤怒与恐惧,可是在很多情景下,我们不要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而要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一个好产品经理就是要理解用户的情绪,了解用户基于潜意识表达后的真实需求。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中提到,一个好销售擅长的就是打破防御, 因为任何一个人对销售人员一定是防御心理。销售人员要充分调度自己可以呈现的所有资源:自己的外貌、仪态,产品包装、价格折扣。从用户意识层面,让用户认为自己获得了专业服务,而且赚了便宜。
从用户潜意识层面,再抓住用户心理上小小的满足或不安,打破用户的防御,说服用户,促成用户的成交选择。这才是一个好销售员干的事。
可是一个好产品经理,是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因为一个产品没有表情,没有声音,无法拉住用户的衣服苦苦哀求,甚至不能让用户多注视一会儿。一个产品如果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用户思考,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为什么呢?因为意识即防御,好产品是不需要用户深度思考的。所有的思考,其实都会让你产生顾虑。你让用户思考,就是让用户戒备。一个不会说话的产品,根本没有消解戒备的机会,所以好的产品是“别让用户思考”。
你会发现去商场买东西,很多销售员都会问你是买什么,你要说买衣服,自己没看上,她会接着问你你要买什么样的衣服,要不你看看这看看那的,可有时候我就随便逛逛,没什么特别固定要买什么,所以好的销售人员都是有攻击性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要突破别人的防御,他们对突破别人的防御是有成就感的。
好的销售非常懂得在与人直接沟通中,如何适当地给对方压力,懂得抓住对方意识与潜意识的抓手,说服对方。在这个过程里,他自己也会获得足够的快感和红利。可一个产品经理必须足够敏感,抓住用户潜意识层面的用意,不让对方启动防御系统,对用户防御的态度和敏感度,也是一个好销售和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区别。
产品是被动的选择,人们在独处时,在没有压力的状况下,潜意识流露而做出来的对产品自然选择。产品经理对用户的行为不该评判、不教育,更多就是柔性地引导,然后是默默响应和持续地服务。
产品是静态的,从一种角度来说就是自生自灭,这个产品为王的说法类似,我们不要去碰用户,不要去打扰他们,不要向销售人员一样打破用户的防御,而要让产品和用户形成一种互动关系。静态的产品是没有机会说服用户的。所有要让用户用心思考、仔细琢磨的产品,都是给自己抬高门槛,降低转化率。
一个产品要做到的就是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就是要在用户熟悉的场景中塑造似曾相识的印象,最好能让用户回忆起曾经的过往经历,人都是有感情的,而且很多人都有怀旧的心理,所以新品一定要让用户觉得很熟悉。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因为用户自己曾经经历过。相信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人都有损失规避心理。
潜意识多是在我们童年的生活中建立的,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建立意识和防御去辨别。这时的一个观念就会直接进入你的潜意识,成为你最内在的感知、你本能情绪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提起自己的童年都是梦想当老师,当警察,当科学家,很少很少有人说要当企业家的,当产品经理的。所以要了解一个人,需要了解他的童年,了解他的过往经历。你想了解一个人的关系模式,最好是了解他童年时与亲近的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几乎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模式。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做的事就是不让用户启动防御。至于绕过防御的方式有很多,重复一句话十遍,比如脑白金的广告,就是运用重复的力量绕过防御系统,甚至面对陌生人一个微笑也可以绕过对方的防御系统, 作为一个产品人,不要犯想当然的错误,而要看到的是“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和用户调研一样,作为一个产品人,你要学会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