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首位,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平稳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支撑,而且,未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同样需要新质生产力助推。
一、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带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和活跃时期,科技对国家命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影响越来越大。谁拥有先进技术,谁就拥有创造更高水平生产力的能力和基础。
从形势的角度来看,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传统增长动能乏力,带来的部分结构性矛盾显现,这需要发挥科学技术拉动经济增长。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持续施加技术封锁和贸易摩擦,国际形势相对严峻。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双循环,也是为积极应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打下伏笔。
二、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
1、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
3、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当前,我国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一方面,新需求对供给升级提出更高要求,牵引和激发新供给,撬动生产力跃升;另一方面,基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供给,能够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和创造有效需求。
三、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文章
1、因地制宜做优特色产业。紧扣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明确自身定位,理清发展思路,聚焦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大胆突破,有效激发农村的潜在资源优势。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一条龙”产业链,铺就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道;要用心写好农村“土特产”文章,大力挖掘乡土风情、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资源优势,深耕乡土文化厚度,加快推动农村文化旅游资源与特色农业的接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农业”高质量发展。
2、有的放矢培育“新农人”。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盘棋”,人才是其中“关键一子”,培育人才是“关键一招”,对农村而言更是如此。要精准谋划农村人才需求清单,充分挖掘“新农人”潜在资源,强化“订单式”跟踪培养模式,用心引进和培育一批留得下、想干事、能干事的“新农人”队伍。更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扶持,让农村各类乡土能人真正获得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
3、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持续提高光纤、互联网、新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推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同时,要统筹推进其与农村公路、水利、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村务等,力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抓好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加速构建覆盖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治理、村务管理、村民服务等多模块的数字乡村治理综合平台,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科学化、高效化水平,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