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秋后的第一天,天高云淡,气压突然降低,空气湿度减小,顿觉与前两天闷热潮湿的天气形成鲜明的对比,早晚已经有微风习习的舒适感了,在家已经可以开窗通风,不再24小时依赖空调生活了。
北方的天气四季分明,而节气自从是古代农耕年代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制定,这斗转星移与地球公转周期基本吻合,因此节气的更替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北方中原地带,显得尤为灵验。
有人说,今年有两个中伏,也就是说伏天会有漫长的四十天,比往年要热,其实这个说法是禁不住推敲的。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三伏”。按照我国传统的推算法,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即“夏至三更便数伏”。(解释一下“庚日”,即按照古代天干地支的纪年法,每天都会对应一个天干地支,例如庚子日、癸未日等,由于天干有10个,所以每10天轮到一个“庚日“,两个庚日之间相隔十天。也就是说,夏至后最多不会超过30天就会出现庚日,即进入初伏)。此外,还规定了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也就是说立秋必须在中伏中,一般情况下,夏至和立秋之间会间隔47天左右,因此有可能导致中伏在10天或者20天两种情况。今年就是个特例,有两个中伏。
“三伏天”这个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计算方法和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立秋相关,也确实是咱们中国传统岁时节令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在古代,三伏天的概念出现一方面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指导古人防暑降温和养生是有其切实的意义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三伏天比往年长就会导致酷暑的时间也长,这是没有科学根据或者必然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