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颜渊,季路侍。子日:“盍各言尔志?” 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日:“愿闻子之志。” 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
颜回、子路侍奉在孔子身旁。
孔子说:“何不说说各自的志向呢?”
子路说:“愿将车马、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回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
子路问:“老师您的志向是什么?”
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快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盍各言尔志:从师徒三人的志向中看到境界的分层。
子路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表示他已经能做到不恋外物;颜回的“愿无伐善,无施劳”则表明他能做到不恋名声;而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已经超脱出自我,心怀天下,这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立志需高远,这可以让我们把目光也放得长远,而不是拘泥于眼前的生活琐碎之中。
推荐书籍《孔子传》。
27,子日:“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
孔子说:“完了!完了!我没见过明知有错而能做到自我批评的人啊!”
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三个境界。
见其过:就是说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但别人不能说我。
内自讼:我知道自己错了,也会在心里自己反思。
吾未见:知道自己错了,也会反省自己的过错,但不能让别人知道。
推荐书籍《思辨与立场》。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这本书核心是讲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就是批判自己,并且能够让别人知道。
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有烦恼,那一定是你的思维逻辑有问题。
当然还有一种最可悲的现象,就是一个人重来不觉得自己有错。
28,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
孔子说:“每十家里必定能有个和我一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而已。”
一个人做到忠,做到信,并不是一个多么高的境界。最难的是好学。
好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很多人认为考了高分,考了好学校那就是好学。这和好学根本不沾边,那只不过是一个文凭罢了。有多少人从踏出学校那一刻,就再也没有看书的乐趣了?
“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意思就是“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皇家的权力对我有什么相干啊!”
这就是我长辈人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每天辛勤的工作就可以了。认为他们自己年纪大了,什么都学不了。可是他们抖音、快手比我玩的都溜。
这叫做懒,真正的懒就是根本不愿意动脑子,所以时间只能出售给别人。
绝大多数人都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说白了就是在好学这件事上停滞了。所以说孔子这句话不是在自吹,而是感叹好学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