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后感之七

        本周,我阅读的是本书的第八章——“科学素养与理科教学”。

        本章在一开始便提到了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六个范畴:

        1.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

        2.科学的理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3.科学的伦理——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

        4.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等文化要素的关系。

        5.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关系。

        6.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与差异。

        后面,笔者又花了大篇幅介绍了关于理科课程构成——分科与综合的问题。当中特别就当今社会关于该问题的一个大趋势,即综合理科课程的必要性做了说明。综合理科课程的理由如下:

       第一,培养具有社会适应性的公民。笔者提到,在当今社会,我们不能仅仅求得单纯的文化遗产的传递,培养书呆子,而是要培养具备充分的社会适应性的公民。

       第二,强调普通教育中的理科教学。我们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异常复杂,要求科学实际性的研究。

       第三,自然科学的科际性。现代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不可能单单在个别学科的范围内解决。

       第四,自然本身的综合性。文中提到,自然现象并不是表现为生物学、化学之类的专门学科的某种固有属性,自然本身是一个统一的、综合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