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晴,温度较高。不敢出门。在家做了两件事,一是洗了三个枕头;二是看沈从文的《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段时间了,还没看完。这本书分四部分:湘行散记、废邮存底、云南看云、偶感怀人。第一部分主要写湘西水域的人和事,我对这部分很感兴趣,因为我到湘西去旅游过,还参观了沈从文的故居。所以没用多长时间就把第一部分看完了。
《湘行散记》从沈从文在1934年还乡之旅中与一个老朋友的重逢开始,带读者进入一段探访桃源的神奇之旅。湘西水域的人和事,在作者笔下弥漫着历史沉淀下的古朴气息,单纯而又厚实,木纳而又传神。
今天我主要看的是第四部分《偶感怀人》。第一篇是写诗人徐志摩出事后,他乘火车去济南奔丧,在火车上的所思所想所见。到济南后和遗体告别时的所见所闻所想。从他的文章中我了解到徐志摩爱热闹,对人热情。潇洒、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他最后写到纪念志摩的唯一方法,应当扩大我们个人的人格,对世界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
第二篇是悼念朱自清的。题目是《不毁灭的背影》。通过和朱自清的几次接触,来写他的为人,性格。他说朱自清是累死的。主要是在公家职务上和家庭负担上。始终劳而不佚,得不到一点应有的从容,就因老而病死了。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朱自清的家庭负担很重吗?我上网查了一下,朱自清有一大窝孩子,他和她夫人的收人又不是很高。确实负担很重。
后面几篇又悼念了他的几位好友。写他初到北京时,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却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时他在北京农业大学就读的表弟经常去看他,还把他带到他们学校里去玩,在那里结识了很多朋友。正是因为这些朋友的引荐,他才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沈从文出生在穷乡僻壤,只有小学文化。他也是通过当兵入伍,走向外面的世界。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刻苦自学,最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莫言的成长经历和他差不多。都是穷小子逆袭登上了文学殿堂。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
看书看累了就做家务。把枕头拿出来晒晒,结果看枕头上污迹斑斑,惨不忍睹。决心洗洗。枕头这东西不是很好洗,我先用热水泡。然后用刷子刷。最后一个一个分别用洗衣机洗。费了很大的力,但还是有污渍洗不掉。老公建议我扔掉。我认为洗干净了还是可用,扔了污染环境。
看到楼下人们晒的五颜六色的床上用品,真佩服这些主妇的勤快。我家要是有这样一位爱干净,又勤快的人就好了!坐享其成,有这样的好事吗?还是自己动手,风衣足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