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宋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
史书记載。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国林,涉足国艺学。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現。刘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業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杜丹诗河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等。陆游的《天下牡丹谱》,邱璿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元姚燧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风翔有《毫州牡丹史》,清人王灏有《廣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鵬年有《當州牡丹谱》等。散见于历代种种名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型、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升文化現象,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