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宝宝活泼可爱。宝宝姥姥常常说:“宝宝吃得好,拉得好,睡得好,就侉着带好了。”我也觉得亲家母的话很有道理,宝宝好好的么,没必要金贵着带,这不行,那不行的。
这个周末我又回了乡下,邻居小红她们便聚在我家弄堂里纳凉,摆龙门阵。徐徐凉风习习吹来,神清气爽的,不像蜗居城里的斗室那样,炎热难耐。我贪婪地呼吸着这带着淡淡的泥土气息的新鲜空气。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邻居们闲聊着。
突然,手机铃声大作,拿起一看,是儿子电话。赶忙接听,儿子说:“宝宝血小板少,要去看医生,你快点过来。”我二话不说,立马赶路。在地铁里我百度,那个血小板少是怎么回事。百度出现的字条是,血小板生成不足:
可见于某些病理情况如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白血病(AL)以及感染等时,或者由于某些毒物或药物如苯、二甲苯、环磷酰胺等的有害作用,骨髓内巨核细胞的增殖或生长成熟发生障碍,可引起血小板生成不足和数量减少。瞬间,我头皮发麻,心里乱糟糟的,脑子一片空白。
我不知道怎么回到住处, 进门像是自言自语又像问媳妇:“宝宝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血小板少的呢?”媳妇说:“体检出来,宝宝血小板少,要去看医生……”我听着听着自然而然地想到……忍不住热泪盈眶。媳妇自己也是眼睛红红的,但她安慰我说:“没有查出原因之前,不要焦虑,这样会影响宝宝的”。
凝重的气氛,宝宝确实也感觉到了。他瘪着嘴,似哭非哭,一脸的不高兴。
上午媳妇已经去过医院了,下午我们做了核酸检测就直接找医生了。医生说:“要做CT,要做骨髓穿刺,要用丙球蛋白……”虽然我不懂医学,但听着隐隐觉得这医生有点忽悠,可是心里又着急,真的很是纠结。
我们仨最终还是听医生的建议。住院的一整套常规,宝宝就被折腾的狠。抽了八管血,摁着测血压,测体温……
CT 做出来没事,这是意料之中的。宝宝没有摔过,怎么会颅内出血?但是医生说,我们不知道的,做了CT才能知道。我们不懂医学,在医院里只能听医生的。
接着就静脉注射丙球蛋白,一共六瓶。
在这期间,护士一会儿测体温,一会儿量血压。宝宝本来好好地睡着,被时不时被打扰。不过,宝宝也没有吵吵,就是睡得不沉。
注射完丙球蛋白,我又百度,百度出现这个字条:在2009年国际上推出了一个关于血小板数目减低的共识,认为所有的血小板数目减低都是通过免疫机制导致的,所以现在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新命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管是药物、感染引起的,还是其它的自身破坏引起的血小板低,都认为是通过免疫机制导致的,所以血小板数目减低现在可以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此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中国人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感染也容易导致血小板减少。如果一个人血小板数目减少,要测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是阳性。如果清除了幽门螺旋杆菌,血小板数目恢复了,就认为患者的血小板数目减少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如果清除了仍然没有恢复,血小板减少仍然可以叫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化验结果,宝宝除了血小板少,其它的一切都正常。看了这个字条,我又纠结了。天亮后,宝宝要不要再做骨髓穿刺?难道医生不可以通过具体病例确诊,非要依靠仪器确诊?
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