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面厣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姣喘微微.闲静如姣花照水,行动如若柳扶风. 心较比甘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是书中对于黛玉的外貌描写,作为一个男性写作者,这是笔下完美的女主角,冰清玉洁,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生的这般模样,本该好生的活在深闺之中,到了结婚的年纪,碰上个如意郎君,会体贴人的,家庭好的,一生被捧在手心里,也是极好的归宿,可是红楼终归是本关于宿命的书: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著名的作家三毛曾写过黛玉: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林黛玉是那种理想中的女子,她看到世界(她所幻想的世界),这样的女子生在现实之中,倒像是莲花陷在了淤泥之中,怎的脱身。《葬花吟》云: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样的人偏偏又多愁善感,贾宝玉和他人结婚便随了他去,又何苦自讨无趣,人家都说她和贾宝玉的爱情超越了世俗,二人的相爱是基于思想和精神上的高度认同。我只想评一个字“痴”。烧书先生有言,爱林黛玉的,都不读红楼梦。这话讲的过是过了,却更见得林黛玉与众女子的不同之处了。
那个时候结婚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纵然二人真心相爱,又那堪现实这般无情义呢?"宝黛又是公子王孙之子,就更讲门当户对.老祖宗在时是宝黛婚姻的护航者,但王夫人更爱宝钗。宝钗家中地位显赫,而黛玉则孤身一人,虽然是老祖宗的外孙女,毕竟是个外人,父母也不在身边,宝黛二人结婚对于贾府带不来半点实际的好处,宝玉当然想娶黛玉,可当时生病,凤姐使掉包计.后来清醒,黛玉已经郁郁而终了。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在封建制度下,女子的才情被极大的忽视,两情相悦终究敌不过封建道德,宝钗也难免遭遇被忽视的命运。书中对于宝黛的判词是枉凝眉,以这首曲子写红楼梦的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各种缘故最终破灭,林黛玉的泪尽而逝。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编到这里再也遍不下去了,一千字刚刚好。
胡编乱写,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