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今日史:桓玄造反,阶段性成功,封楚王。刘裕发迹之路开始。南北朝即将拉开序幕。
今日教思:【阅读——教学——写作】
阅读大量名师的心得,这三部曲几乎是所有人共同的认知。为了做好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不不单单是要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大量阅读,大量实践,大量反思。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践行。
想要节省直接备课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当大量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都进入老师的脑海中之后,教给学生的方法和手段就会越多,从而使每堂课的直接备课变的轻松。换句话说,实际上教师是在用一生去备课,备课应该是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而非硬性工作。
大量教课,不仅仅是直接教课,还应该包括听课、交流。不仅仅是交流教课内容,还应该交流学生。这里的交流学生,不应该是评价这个学生好、那个学生差,而应该是对学生的智力训练过程、思考方式、效果反馈等,进行全面的了解。教课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是一个辅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
写作,最简单而言就是教学日记。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必然是一个输入、整理、输出的过程。教师的每日日记,既是对知识结构的一种输出,也是一次梳理。
远追先贤,近观名师,深自惭愧。更要积极阅读,积极反思。每日必读书,每日必写作。想想那些让我心疼过的孩子们,我就恨不得能多读一点、再多读一点,多写一点,再多写一点。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可以用自己足够多的知识和思考习惯,去真正影响心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