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某类网文的形式和套路几乎完全相同,但读者却依然很喜欢反复阅读该类几乎可以猜到情节及结局的小说?

我们都吃过[麻婆豆腐],红油赤酱、肉末椒麻、豆腐软嫩。

这口味,我们不是早就熟知了吗?

却乐此不疲,每次下馆子必点的[川菜]

其中口味的秘籍就是,大差不差,还期待有点小惊喜。

何为大差不差?

我们的大厨得了订单,立马火候精准,刀工娴熟,依照那秘而不宣的标准化菜单,备料颠勺,配料翻炒。所谓英雄必获奇遇,恶霸终遭天谴,有情人定成眷属——此乃颠扑不破的“安全配方”,食客们早已在期待中垂涎三尺,只等那熟悉滋味入口。

意思是,这道麻辣鲜香的大众化口味,你弄成酸甜咸重口味,食客们还不得掀了你桌子。

那是一种“可预测”的安稳感

这道麻婆豆腐端上来,实乃“味觉舒适区”的精准定位。

如同饿极之时,一碗热腾腾、味道恒定的老干妈拌饭胜于一道滋味飘忽、不知何物的“创意料理”。明知下一口仍是那熟悉的麻、辣、鲜、香,但恰恰是这“可预测”的安稳感,构成了心灵深处最暖心的抚慰。

现实生活风雨飘摇,唯这方寸文字天地中,其运行轨迹清晰如自己的掌纹。

恶人何时伏诛,主角何时翻身,皆在我心,稳如泰山。

所谓“微创新”,不过葱花撒多撒少。

犹如这一道麻婆豆腐,各店家口味其实不完全相同。

今日花椒略重三分,明日肉末多了一撮,后日勾芡稍薄些许。

抑或,在豆腐间悄然藏入一粒小小豆瓣,名曰“新设定”。

再添点暧昧眼神、擦边言语,唤作“新风味”。

食客们心照不宣,嚼着那九成九相似的味道,却能咂摸出一点“今日不同”的错觉,聊以自慰。

此非幼稚,实乃成年人之“心理幼儿餐”

我们切莫嘲笑。此般对熟悉套路的执迷,正是疲惫灵魂自寻的“心理幼儿餐”。

**高强度生存博弈后,谁还愿在精神食粮中再历一番波谲云诡?我们不过如倦鸟归巢,只想一头扎进这温热的、毫无意外的文字豆羹里,让被现实捶打至麻木的神经得以片刻喘息。无需思考,无需戒备,只需跟随那烂熟于心的节奏,让多巴胺如温热溪流般汩汩而至.

此乃性价比最高的精神按摩。

因此,当您再次点开那部情节走向了然于胸的“”作,切莫升起半分愧疚。

我们争相吞咽的,岂是故事本身?

分明是那精确配比、安全无害、抚慰焦渴心灵的多巴胺豆腐羹

套路,如同那盘麻婆豆腐里恒定的花椒与辣子,是确定滋味醇厚的根本保障。至于那些所谓的“新意”,不过是撒在豆腐面上那几粒若有若无的葱花,或是大厨当日手一抖多放的那半勺肉臊子。

原来如此,点缀而已,无伤大雅,甚至能骗过自己,权当尝了鲜。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提要 如果你喜爱文学,或者是一个有讲究的“吃货”,那么,想必对汪曾祺这个名字不会陌生。 他是当代著名作家,1920...
    旭蒸日上阅读 259评论 0 1
  • 花椒原产于中国 提起四川火锅,麻辣鲜香,红油煮沸,好不热闹。这过瘾的颜色和辣来自于辣椒,而深厚的味道和麻来自于花椒...
    亡羊的羊阅读 2,613评论 22 21
  • 【辣子鸡:山城的麻辣盛宴】 重庆辣子鸡凭借其诱人的香辣鲜美和柔嫩口感享誉全国,大量的干辣椒和花椒交织成一曲热烈的麻...
    璐涛阅读 116评论 0 1
  • 文/添一抹岚 滋滋悠悠地看完了汪老的《人间滋味》。阅读过程中,我是且咽涎水且幻想美食当前放开来吃,好不惬意! 书中...
    添一抹岚阅读 1,566评论 65 39
  • 今天是卷卷结婚纪念日,所以我们一起庆祝。 哈哈,这话听起来很怪吧。 她和她老公从来都不记得这个日子,前几天她复印证...
    米苏的信阅读 25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