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当中的自我鼓励,这就是逆商。
前几天俞敏洪和梁晓玲一起进行了一场直播,主题是逆商。
俞敏洪说有次他儿子投球,但是有很多球没投中,很沮丧就不想投了。
俞敏洪对他儿子说:“你应该把注意力关注在投了多少球,而不是没投进的球。”
深以为然。
现在的家长普遍把注意力关注在孩子的缺点上,却忽视了优点的存在。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只关注缺点,只会把缺点无限放大。
应该聚焦孩子的长板,并发挥到极致。
01
逆商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能够跨越困难。
俞敏洪每天工作16个小时,经常有人会问他,工作时间那么长不累吗?
俞敏洪说不累啊。
为什么有人反感996,而有人却能工作16个小时却不觉得累呢?
答案就藏在父母身上。
俞敏洪从小看他父母做农活,凌晨3点就要去地里干活,因为长时间的暴晒会使人的皮肤严重受损,所以要早点去。
那时的父母起早贪黑,辛苦劳作,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给俞敏洪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孩子会学习父母的方式。
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的榜样带着孩子往前走。
02
从小被宠大,逆商就会差。
现在的孩子普遍比以前的孩子幸福多了,不光有爸爸妈妈宠,还有爷爷奶奶宠,更有外公外婆宠。
溺爱的背后就是祸害,无休止的满足带来的是永远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就会形成定式思维。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用溺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从小就满足孩子的一切,孩子想要什么都会买给他。
就连孩子打人,我的朋友也当做没看见,时间长了,孩子认为打人是一件正常的事。
有一次,我朋友的孩子在学校抓伤了一个小女孩的脸,小女孩的家长闹得很厉害,我的朋友虽然在最后道了歉,但是,她却没有半分悔意。
在她的身上,我看见她孩子的未来。
孩子会无意识复制父母,成为父母的影子。
03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发脾气。
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发脾气,其实发脾气是很正常的事,大人也常常发脾气,但是为什么轮到自己的孩子就不行了呢?
这是因为,这些家长从小也不能发脾气,长大了就会认为发脾气是错的。
发脾气有助于舒缓人的情绪,不会形成压抑。
孩子可以反抗、摔东西、摔门,只要是用正确的方法来发泄,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发脾气。
如果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渡过孩子的负面情绪,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用另一种极端的方法来发泄,例如离家出走、自杀,或者杀害父母。
今年的跳桥事件和杀母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跳桥事件,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告诉妈妈想要得到安慰,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批评,而且还在高速路上停车批评,后来孩子忍受不了就跳桥了。
这只是一个导火线,源头在于孩子的妈妈从来都没有理解过孩子,孩子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压抑久了自然就会爆发。
而杀母事件,是因为孩子亲眼目睹自己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的,他的爸爸在他的妈妈的折磨下得病去世了,他的妈妈把全部的爱都压在他身上,严重干涉他的私生活,在一次争吵后,他就把他的妈妈杀害了。
很多父母抗打击的能力比孩子还要差,所以他们只会用打击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04
作为父母,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情绪失控,更不应该把自己受的气撒在孩子身上。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信任和共情。
父母不要总是用消极的假设来对待孩子,不要总是把问题放大。
孩子成绩差,父母不应该批评,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分析完原因可以给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比如这次考试得了40分,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下次能不能争取考到50分,而不是一下把要求提到90分。
当孩子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就会更有动力去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升。
俞敏洪说自己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不放弃。
别人学5年的事,他可以学10年,别人学10年,他可以学20年。
他永远都是在设想下一个状态会比现在的状态好。
想要孩子拥有高逆商,就要聚焦未来,不唠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