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许多人刚刚听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几个字的时候会有点懵,有点迷糊,尤其是像我们这种没有接受过传统教育的现代人,很多时候对这些的概念是不清楚的,因此写这篇文章,是希望能够对理解这些有所帮助。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人称为八德,就是说这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应该有的八种德行。这可能是它的本义,但是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释,也许会有不同的收获。
有时候想想,其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是在讲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怎么和人相处的道理。
比如说“孝”,是告诉我们要怎么处理好跟父母和长辈的关系。我们经常说,要孝敬父母,尊重师长。这就是告诉我们,对待父母长辈,要心怀恭敬,父母长辈对我们的训诫和教诲,不管说的对不对,都要先认真恭敬的听完,不要顶撞,不要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纵然有意见,在聆听之时,最好也不要急着说出来,最好是保持沉默,先应允着,至于怎么处理,后面再说。
另外,听完了之后,符合道义的我们要认真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可以不做,但是要用一些善巧方便,委婉柔和的方式方法,比如可以使一些缓兵之计来回避,不伤父母的心。同时也不能当面顶撞父母长辈,以免伤了和气,气坏父母的身体,这些在《孝经》里面都是有讲的,都是我们该注意的细节。
而如果我们和父母的关系都处理的不太好,那我们跟社会上其他人的关系,一般可能也不会太好。因为家里人是有血缘关系的,是血脉相连的,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所以同一个宗族的人,其实是我们在人世间最好团结,也最容易团结的一批人,因为大家多少都沾亲带故,有点关系,只要我们稍微用点心,不去过多计较那些是非利害,一般是比较容易处理好关系的。所以如果我们连跟我们最亲的这批人的关系都处理不来,那我们在社会上的的人际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估计一般也好不到哪里去。只要稍微遇着点利害关系了,大家肯定都是各顾各的了。
所以许多人其实是有点傻的,放着有宗族血缘之亲的关系不去经营,反而去社会上到处去应酬,拉关系,希望能从社会上经营起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是本末倒置吗?经营这些社会人脉要花费的成本比宗族关系大的多了,而且还不可靠。
社会人际关系说穿了,大家也不过是暂时的利益结合而已,很少有讲什么情分。处理不好了,大家大不了一拍两散,拍拍屁股走人了。可是宗族关系不一样,那是大家一辈子都跑不掉的,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走到哪里你都是要回去的,毕竟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是有血缘之亲的家族父老啊!人总有老的时候,叶落归根,故乡总是要回去的。这样子大家对宗族关系的认知,就会觉得很稳固很可靠了。
所以以前古代人是非常重视家族宗亲的,这是非常明智,非常有道理的。
而且以前人办点什么事,办个企业什么的,都是动用整个家族几百乃至几千人的力量在做,所以力量很大,容易成功。而现代人一般大都是三五口之家,都是小家庭,加上父母也不过七八口人,想要办点什么事,开个什么店,或者办个厂,都是经常力量不足的,力量很有限的。所以说现代人提倡的小家庭,其实是没有远见,没有智慧的,是比较难以成大事的。
而且以前的家族宗亲,还会办有整个家族的子弟学校(以前叫乡塾),负责培养整个家族的后代子孙,为家族培养人才,只要是家族人的子孙,都是宗族负责培养教育的,所以教育是很有保障的。不用像现代人那样,到处找学校,生怕上不了好学校,结果多半是好学校没上成,还把自己累的半死,生活日子过得很苦很累。以前人在外面打拼的,如果做的不顺心了,大不了不干了回老家去,大不了家里添一双筷子,家族会帮忙养着你,帮忙解决工作问题。而反观现代人,工作如果干的不开心,想要辞职,哪敢啊,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车贷压着你,想要稍微放松一下都不敢,精神压力多大啊!所以日子过得比以前人苦的多了。
不仅如此,以前人的养老,也是家族负责养老,整个家族的老人,都由家族负责各种养老事宜,以前的同一个宗族的人多半都是同一个村,所以呢,也不用担心老了以后没人赡养,老了以后都是回到乡村。所以,以前人老是讲辞官回乡,就是说的这个。而且在老家,大家有点什么事,都是整个家族的人相互帮忙和照应,所以,以前人的心是很安定的,生活是比较祥和的,日子过得是比较缓慢安详的,所以才能长寿啊。所以其实以前的人,长寿的多,不像现代许多老人,内心其实很没安全感,日子过得很苦,既要担心儿女不孝,没人养老,有点什么事,还要自己孤孤单单的去应对。所以现代人是真的比较可怜的。
所以要是我们国家的家族传承能够复兴起来的话,其实对安定整个社会的人心是很有好处和贡献的。这些都是属于以前人“孝道”的范畴啊,所以孝道的含义是很广阔的,它里面包含承载了太多东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所在啊。
所以和父母长辈的关系重要不重要,处理不好的话,那我们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就很难得到家里人乃至家族的支持,事业成功也就无从说起了。而且同时,人生的其它各种事情,也都会变得比较不顺,所以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其实真的很重要啊。
第二个字是“悌”,悌字讲的是兄友弟恭之道,也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和自己的同辈乃至晚辈处理好关系。对兄长要心存恭敬,对弟妹要友爱关怀照顾。处理好同辈人的关系,就能得到兄弟朋友同学同事的照顾。
第三个字“忠”,往大了讲是要和君王和国家处理好关系,这样我们就能得到国家的庇护。往小了讲就是要和各种小团体的领导处理好关系,比如公司领导,学校领导等等。这样我们才能工作顺利,事业兴旺。
第四个字“信”,是告诉我们要和朋友处理好关系,这样我们在社会上才不会孤单,遇到事情了才会有人来帮忙。
孝悌忠信四个字呢,其实是连在一起的,现代人总是喜欢把一切事情分开来讲,断章取义,是比较浅显的理解,其实所有事情都是连在一起的,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的,所以“悌、忠、信”呢,其实都是孝道的延伸和补充,明白了孝道,其实悌忠信都明白了,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孝道的延伸。孝道是在家里,最主要的是父母和长辈,在往外走一点,就是兄弟了嘛。然后在往外走,出了家族就是社会国家了嘛,就是君臣和朋友了嘛,所以就要讲忠信了。所以其实就像习主席讲的,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的家。所以社会国家其实就是一个更大一点的家而已。所以以前人讲修身齐家,一个人如果能把家族治理好,就肯定能治理好国家了,所以才能有后面的治国平天下了。所以关于“悌”道,“忠信”之道,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而“礼义”呢,就是告诉我们在处理关系的时候,要遵循礼仪,遵守道义,守自己的本分,尽自己的责任。
“礼”其实讲的是天道运行的规律,以及世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现代许多人把礼理解为礼仪,其实是理解的比较狭隘,比较浅显的了。古代讲“道德仁义礼”,“礼”字呢,其实也包含了“道德仁义”四个字,它们其实是一体的,在意思上其实是分不开的。《道德经》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所以以前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明白宇宙人生的大道的,所以大家都是遵守“道”的规律来为人处世的。后来时间久了,不明道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时候“道”就不见了。但是还有“德”,这时候“德”才凸显出来。再后来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德”也搞不明白了,就开始讲“仁义”了。最后连仁义都搞丢了,只剩下个礼的形式还在,这才开始讲“礼”了。但是呢,很多礼仪的真实含义,大多数人是搞不明白的。其实古代的每一个礼节,都是隐含着很深刻的大道在里面的,并不是像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那样,表面客气客气就算了的。所以《道德经》才会讲,“礼”是社会上的忠信之义已经很薄了,是乱世的开始,这是因为这时候,大家对很多道理都已经搞不明白了,对于道德仁义都搞不清楚了,对宇宙人生的大道更是不懂得了,只剩下一些表面上“礼节”的形式,而且大家对于古人为什么制定这些“礼节”的道理又搞不明白,所以才会造成乱世。而如今我们的社会更是糟糕,连礼节都不讲了,只剩下法治,所以才会造成如今社会的种种乱象,而如今的我们,真是处于乱世中的乱世啊!
所以要是真的能明“礼”,那我们就明“理”了。“礼”和“理”同音,礼其实就是理啊!所以我们要是真的明“礼”,那我们就明理了,这时候我们再去处事待人接物,就能顺应天道,就会避免很多遗憾和麻烦了,人生呢,也就能过得比较顺利,过得比较轻松自在。
“义”是讲我们每个人处于不同的位置之时,有不同的责任。比如在家里,我们可能处于儿女的位置,也可能同时处于父母的位置,上有老下有小,这都需要我们担起责任。“义”就是讲我们应尽的责任。做儿女有儿女的责任,做父母有父母的责任,做叔舅的也有叔舅的责任。当老板的有老板的责任,做员工有员工的责任;当官的有当官的责任,为民有为民的责任。总之,士农工商,各有各的职责和应尽的本分。
“廉耻”呢,就是告诉我们在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清廉处世,当官或经商,都不可以贪污或行贿,才能造福一方,不会身败名裂,晚节不保,最终落得个身陷牢狱的下场。
而在公司做领导的人,也要心地正直公平慈悲,利益分配要公平,不可以多拿或私自吞没公司的公共利益,廉洁修身,才能和公司员工处理好关系,公司才能做的长远。否则公司大多数开不了几年,可能就走到穷途末路了,就要倒闭了。
而“耻”呢,是告诉我们,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是不能碰触的,面对各种诱惑之时要及时止损,学会知止,昧良心的事情绝对不能做,否则就会让父母和祖宗蒙羞,可能就会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做人了。
同样的,“义、廉、耻”三个字呢,其实也是对“礼”的补充和延伸,它们也都是一体的,意思上是分不开的。如果明白了“礼”,其实“义、廉、耻”讲什么也就都明白了。
所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呢,其实都是在讲一个“孝”字。也可以说都是在讲一个“礼”字。也可以说是在讲八个字中的任何一个字。因为它们的意思其实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其实都是在讲宇宙人生的大道。当然也可以说是在讲怎么处理好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也就是现代人所谓的人际关系学,社会公共关系学等。也可以说是讲怎么为人处世的学问,怎么立身处世的学问。所以呢,其实道理都是一个,其实传统文化的所有学问,都是再讲宇宙人生的大道,都是在讲“孝”字,在讲“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