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86岁了,今年冬天,舅舅把外婆接到县城去住,今天我们去看外婆,大家坐在一起聊天。
外婆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我正月十五就得回去,回老家打扫一下卫生,准备一些新年用的东西,买菜、蒸馍、炸丸子……得准备好多天”。
50多岁的舅舅开口了,“回去那么早干嘛?正月二十六回去就行了,过年吃不了多少,到时候买一些馒头,蔬菜,现在超市啥都有,去几趟超市就备齐了”。
已经放假一周的大三表弟则说:别麻烦了,什么都不用买,想吃的平时都吃了,天天也可以穿新衣服,没啥意思”。
同一个新年,三代人表现了三种理解和态度,对于20.30年代人来说,迎接新年就意味着人人喜气洋洋,家家袅袅炊烟,这是他们的仪式感。而50.60年代的人对新年仍然重视,但又觉得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而90.00后则看它如往日一样平常,没什么新鲜。
祈盼从浓到浅再到无,就像人人都在说的,年味越来越淡。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我们小孩早早就开始盼望着过新年,妈妈给我们买了一套新衣服,但一定要大年初一的早上才能上身。趁妈妈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偷偷捏一个刚炸好的焦炸丸子,慌忙塞到嘴里。去亲戚家拜年,只有鞠了躬或磕了头,大人才会一边夸乖一边拿出压岁钱。过年就意味着有好长的假期,好看的衣服,好吃的食物以及好玩的鞭炮。
那时候的年味在忙碌的身影里,在热腾腾的团圆饭里,在一家人守着电视看春晚的那一夜。
如今,过年了,人不忙了,一家人还坐在一起,但一人一部手机。亲戚还照样串,寒暄一两句就赶往下一个地点。
但是能这样对比的大概只出现在80后以及更老的一批人眼里,这是我们的真切体会,若你要问那90后00后,年味淡了没?他们或许会惊讶,不是一直这样吗。
而那种我们更老的一批人念念不忘的年味,大抵都发生在我们的童年、少年。可现在我们都长大了,物质变得不再稀缺,所以对节日里方可拥有的依赖感也薄弱了,没有祈盼的明天,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有什么值得庆祝。我们都成熟了,但精神却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我们渴望的更多,梦更远,但最后才发现简单的快乐才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值得一生反复体味。
说到底,年味淡了,那些童年的快乐才更加深刻。我们所怀念的,也正是现在所缺乏的,与其抱怨氛围变了,没有过年样了,不如再做一回孩子,重温那旧日的模样,满怀期待,新年里隆重的穿上新衣,给爸妈深深地鞠上一躬,偷偷放几挂鞭炮,一起到公园融入热闹中,或许心境可以改变环境。